宮頸糜爛的治療常識(五)
宮頸糜爛 如何對癥治療
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中最常見的癥狀,多因分娩、流產、性生活或陰道手術后病原菌侵入宮頸引起。部分患者是因為體質虛弱,經期細菌感染而造成。此外,婚后的一些手術或婦科疾病的診斷、治療,如人流手術、診斷性刮宮、宮頸擴張術等,也可能導致宮頸損傷、發炎。如果時間拖得過久,很可能會演變成慢性宮頸炎。
宮頸糜爛的治療常識
宮頸糜爛的易感人群
流產、分娩后婦女
婚后女子分娩或流產時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宮頸裂傷,雖然有時裂傷很小,當時并沒有引起任何癥狀,但卻給病菌打開了入侵之門,以致日后引起宮頸發炎。由于炎癥的刺激,局部分泌物增加,宮頸長期浸漬在炎性分泌物內就會引起糜爛。所以,流產、分娩后婦女應及早治療,避免宮頸糜爛的形成及深度化、嚴重化。
年輕未育婦女
年輕未育婦女患宮頸糜爛者較多,為宮頸糜爛多發人群,多數為輕、中度。因宮頸糜爛初期癥狀具有耐受性,不易引起病人重視,病人容易失去早期治療的機會;也有的病人雖去治療,但用藥和治療方法不正確,導致宮頸糜爛反復復發,愈加嚴重。頸糜爛難以治愈,治療方法選擇不當還易造成宮頸管狹窄,影響日后生育。所以,年輕未育病人應及時、正確治療宮頸糜爛,以免造成其它嚴重后果。
性生活不潔或過頻女性
過早性生活導致宮頸糜爛年輕化,不注意性生活衛生或性生活過于頻繁,影響陰道的自凈作用等,都是慢性宮頸炎的誘因,都可能增加患宮頸糜爛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