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患上兒童股骨頭壞死的孩子越來越多,給患兒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兒童股骨頭壞死也稱兒童股骨頭骨骺壞死,發病比較隱蔽,有的是先天性的,所以往往被家長所忽視,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只有了解兒童股骨頭壞死的癥狀,才能在兒童患病的時候作出早期診斷,及時的治療,讓兒童免受股骨頭壞死的折磨。
1、出現跛行
兒童股骨頭壞死開始時比較輕微,以后逐漸明顯,可因疼痛而出現典型的防痛步態,如:患肢觸地相對明顯縮短,跨步相對正常,雙足觸地相對延長。也就是患肢一著地便立即抬起來:當骨盆傾斜時,由于髖外展肌功能紊亂,而出現偏臀步態。即:行走時,健側骨盆上下起伏,軀干來回擺動。
2、出現“鴨子步”
雙側股骨頭壞死患兒可出現“鴨子步”,即:行走時骨盆兩側交替起落,軀干也同時左右擺動,像“鴨子”行走一樣。成年后,繼發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譯】:髖關節發生一定的退行性變、軟骨軟化等造成的骨關節炎癥,臨床表現主要癥狀為關節疼痛,關節活動不太靈活),髖部疼痛僵硬不能正常行走,因而造成殘疾。
3、出現關節活動受限
大多數股骨頭壞死患兒均有髖關節活動輕度或中度受限,外展內旋尤為明顯;強迫活動髖關節時,可引起疼痛和肌肉痙攣。在股骨頭骺前上部受累時,患髖伸直時下肢內旋幅度大,而屈曲時則內旋幅度減小。肌肉痙攣可在發病初期出現,臀部和股部肌肉可發生輕度萎縮,患肢可有輕微縮短。當最初的急性疼痛和肌肉痙攣消失后,通常是經過一段時間和臥床休息、牽引,髖關節的活動范圍可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晚期,由于繼發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各方位活動均明顯受限。
4、疼痛
兒童股骨頭壞死早期疼痛只局限在髖關節,休息后減輕,勞累后加重。疼痛感往往較輕或呈鈍性疼。疼痛部位往往在腹股溝、大腿內側和膝關節內側。中期髖關節疼痛加重,仍有膝關節疼痛。后期疼痛逐漸緩解或完全消失。
拓展閱讀
4個方法排除小兒股骨頭壞死
1、無緣無故膝關節疼痛,走路跛行。
2、在膝關節痛的同時,用手按壓髖關節周圍,按壓時有壓痛感。
3、讓孩子平臥位,將患肢往上抬,達不到45度,髖關節有疼痛感。
4、做"4"字實驗。將患肢4字型搭于健側大腿上,膝蓋往下壓,壓時髖關節有疼痛感。
溫馨提示
早期兒童股骨頭壞死不容易發現,一旦發現兒童出現跛行時一定要立即就醫,以免耽誤治療時機,大多數患兒通過正規治療,股骨頭還可以修復,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監督孩子避免進行劇烈運動,劇烈的運動如蹦床等很容易造成骨骺外傷,從而引起兒童股骨頭壞死,在早期時一般無疼痛癥狀,當發現跛行時才能診斷為股骨頭壞死。兒童髖關節外傷,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兒童在玩耍時,不注意即會造成髖關節脫位、骨骺滑脫,股骨頭挫傷。這些外傷主要是造成兒童股骨頭周圍的血管損傷,血管受損傷后,股骨頭骨骺部分失去血運,造成股骨頭骨骺缺血性骨壞死。
【參考文獻:《兒童股骨頭壞死中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