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壞死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在很長一段時間病人無明顯癥狀。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為壞死部位的關節不適或疼痛,勞累后疼痛明顯,休息后緩解。易誤診關節炎、骨勞損等。晚期骨骼關節功能逐漸受限,可使關節僵直而致殘。
人體很多部位,都會引起骨壞死,骨壞死的原因很多,在臨床常以股骨頭壞死最多見,而對于骨壞死,人體在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僅就缺血性壞死已經發現40余處,而股骨頭壞死發生率最高,這主要由生物力學和解剖學方面的特點來決定的。
骨壞死原則上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由于細菌感染所致的骨壞死,如:骨髓炎、骨結核、化膿性關節炎等。
一類是因缺血造成的骨壞死,如外傷、飲酒、激素藥、寒濕、肝腎虧虛、骨質疏松、扁平髖、脊髓異常空洞癥等導致的骨壞死。
人體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骨壞死,臨床以手舟骨、足舟骨、距骨、肱骨頭、肋骨、髕骨、鎖骨、股骨頭為多見,尤以股骨頭發生率最高。骨壞死發生在股骨頭部位,就叫股骨頭壞死。
早期骨壞死的癥狀有:腰痛, 患側臀部疼痛, 患側腹股溝疼痛, 患肢膝關節疼痛, 患肢畏寒, 活動多時無力酸痛, 易疲勞。這些癥狀不能同時出現,有人出現一二個癥狀或幾個癥狀,短時間出現后就消失,反復多次。
中期骨壞死的癥狀非常明顯,主要有跛行、行走疼痛、功能發生障礙,拍X片時,會看到骨小梁大部分消失囊狀改變,骨質硬化,股骨頭軟骨斷裂塌陷。
晚期骨壞死的癥狀,患者跛行更加嚴重,明顯感到腿短,行走困難,疼痛,X片會看到股骨頭扁平,塌陷,關節間隙狹窄或消失,囊狀改變明顯,骨質硬化面積較大,股骨頭軟骨完全斷裂,關節面粗糙。
功能鍛煉貫穿于股骨頭壞死治療的每一個階段。恰當地進行功能鍛煉能起到舒筋活絡、理氣活血、強筋壯骨的作用。因此,患者應根據病情和病程,多騎自 行車或做類似騎自行車的動作,或患者可在床上做患肢不負重的屈伸旋轉運動,促使髖關節筋骨得以修養,防止肌肉萎縮、骨質疏松。
經常做踝關節屈伸、內旋、外旋鍛煉,每日至少2次,每次活動下,這樣可以防止關節粘連、強直,減少肌肉萎縮。重癥患者可扶拐下床鍛煉,拄拐時雙腳間 距與肩同寬,雙拐距足前半步,呈三角開支撐,雙目平視,背部肌肉放松,使身體重心保持在雙拐與雙下肢的合力線以內,同時應有陪護注意保護患者,防止摔倒造 成不良后果。
鍛煉時,患者經常保持患肢外展,半年內患肢不能負重,以防止股骨頭壞死或繼續塌陷。半年后攝x線片檢查,如患處已骨性愈合,無異常變化,即可棄拐負重行走。
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壞死的護理實踐體會到:中醫辨證施治和準確無誤的用藥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的關鍵,同時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功能鍛煉也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