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蟲性骨關節病有以下癥狀表現和體征
一、癥狀表現
1、本病患者多在有接觸史后兩天內夜間突然發病,也可延至15~30天發病。該病以全身癥狀輕,局部表現重為其特點。可無或較輕的全身癥狀,時有畏寒,食欲不佳,頭暈頭痛,全身乏力或伴有38°以下的體溫,偶爾可至39°,一般2~3日后好轉或消退。區域性淋巴結可腫大,半個月左右逐漸消退,多不破潰。
2、局部癥狀表現在身體暴露部位,常見為手、腕、足、踝等處。骨關節受累后,急性期出現關節的腫大,局部紅,疼痛,皮溫高及功能障礙。疼痛劇烈,呈持續性刺疼及陣發性加劇,夜間更重,難以入睡。
紅腫可以反復發作,以單關節發病為多見,但約有三分之一侵犯多關節。也可表現一個關節的癥狀消退后,另一個關節又發病。多數患者患處出現直徑1~2cm的紅暈,中心可及疼痛的結節腫物,部分病例腫脹的結節可有波動感,穿刺可及粘稠血性分泌物,培養無細菌生長。
若病變呈慢性,可逐漸強直,少數病人可出現難愈的竇道及瘺管,甚至并發化膿性關節炎。
3、當骨關節受累發病時,也可伴有皮膚受侵犯的各種皮膚表現,如斑丘疹,風團疹,水泡及膿泡,皮下結節,皮下血腫,紅腫塊等。經治療后,常在一周內退疹痊愈,少數可至數月形成慢性皮炎。
也可有鞏膜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耳廓炎等。有時伴有劇痛性軟組織腫塊。逐漸增大,高峰期為15~30天,隨后軟化,病程約為1~3個月。
4、松毛蟲性骨關節病,發病率高,危害大,常遺留功能障礙,甚至不同程度的殘疾,有的病程可長達1~2年。
以上各種類型的臨床表現,可單個出現,也可兩種或多種在同一個病人的身體上存在,但較多見的還是骨關節炎,占3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