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初期無強烈的自覺癥狀,且發展緩慢,發病時間不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隨著病情的發展,上下臺階、外出步行,以及站立就坐等日常活動受限,行動不便。不過,這類情況并非是一下子就嚴重的,通常要經過多年的緩慢發展過程。因而,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癥狀依據病期可為三個階段。
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初期開始,多少會出現這種攣縮。膝關節的攣縮與疼痛的均屬于膝關節炎的一大癥狀。攣縮將導致兩個問題的產生。其一是,因動作不能達到必要的正常角度范圍,給活動帶來諸多不便。如因膝關節不能完全彎曲,致使無法下蹲、正坐。再如因不能完全伸展,則無法很好地站立,步行時膝蓋部稍帶彎曲,邁著小步行走,姿態不自然。其二是,與一的情況相反,由于攣縮,造成膝關節伸展、彎曲時有痛感。
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者必然會有:"不能正坐,不能下蹲、正坐就痛、下蹲就痛"這類癥狀。這是膝關節疼痛和攣縮所致。當正坐有痛感時,并非是說就可以不正坐,因為一味地避免正坐并不能去除攣縮這一癥狀。這個時期的癥狀并非是持久性的,通常可以自然恢復,或者可采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基本上均可治愈。一旦發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通常病情會逐步發展,不久會出現中期的癥狀。不過,也有病情發展速度緩慢的,有的患者在輕癥的狀態下度過一生。
中期癥狀不易去除有明顯的痛感,上述初期的癥狀逐步發展,便進入中期。癥狀是相同的,如果說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初期和中期有何差別,一言以蔽之,發展到中期,"其癥狀難以自我(在二三天內)去除"。在初期階段,感到膝關節疼痛時,睡上一天,第二天就好了。或者中西醫治療,二三天內即減輕。然而,到了中期,要消除癥狀并非那么簡單。此外,到了中期,除了原有的初期癥狀以外,還出現新的癥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一到中期,首先是能明顯地感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