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骨性關節炎是由于關節退化、關節軟骨被破壞所致的慢性關節炎。我國40歲以上人中的46.3%都被原發性骨關節炎困擾著,這是中老年人疼痛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50歲以上人群喪失勞。
中醫治療
目前,骨關節炎的治療一般采用“金字塔方案”,即以鍛煉、減輕體重等措施為基礎,疼痛明顯影響生活時口服對乙酰氨基酚、非甾體抗炎藥物,急性發作時關節腔內注射皮質激素,有不可逆性功能障礙時做關節置換。
中醫藥內外合治主要采取中藥湯劑內服補肝腎,益氣血,祛風除濕、溫經通絡;中藥藥液熏洗患處、中藥藥膏穴位敷貼,藥酒外搽;針灸穴注、離子導入、推拿理療等方法進行治療,使藥力疊加,療效較單用內治或外治顯著 ,早期骨關節炎患者不妨一試。
藥物治療
臨床上治療骨性關節炎的藥物種類是比較多的,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使用哪種或者是哪幾種藥物進行治療,專家說,只有合適的藥物才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且也只有合適的藥物才能不產生強烈的副反應,患者朋友們需要引起重視,不能私自吃藥、換藥。
手術治療
骨性關節炎癥狀十分嚴重、藥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干預。
1、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有人主張先行關節鏡下關節清掃術,這一類手術對有些病人術后近期有一定的療效,但遠期效果則不能肯定。
2、關節置換手術對于大多數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緩解疼痛、恢復關節功能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由于關節置換手術存在一定的近期和遠期并發癥,如部件的松動和磨損、骨溶解,這些并發癥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因此,嚴格掌握關節置換的手術指征顯得十分重要。嚴格地講,手術指征包括:①有關節損害的放射學證據;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續疼痛或者已造成殘疾;③對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人。
非藥物治療
這是最常見的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包括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自我訓練、減肥、有氧操、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助行工具的使用等等,通過這些非藥物治療一般可以減輕骨性關節炎患者的癥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