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它癌腫一樣,骨腫瘤的產生原因尚不清楚,此病有良、惡之分,良性骨腫瘤易根治,預后良好,惡性骨腫瘤發展迅速,預后不佳,死亡率高。那么,在生活中如何自檢骨腫瘤呢?醫院對骨腫瘤是如何檢查的呢?
醫院對骨腫瘤的檢查
1、X-線平片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骨關節科康斌
X線平片在骨腫瘤診斷方面是首選和重要的檢查手段,根據病變發生的部位、骨破壞的類型、骨皮質完整與否、病變的邊緣、有無硬化邊界、病變內有無殘留骨、瘤軟骨鈣化、腫瘤骨形成、有無骨膜反應及其類型、病變區周圍軟組織改變等征象,可提示腫瘤性或非腫瘤性、良性或惡性、原發性和繼發性等病變。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普通X線平片已被CR、DR取代,x線平片質量的提高,我們可以獲得更多更準確的信息,從而得出準確的診斷,作為骨腫瘤的首選檢查方法,我們應該重視,不能因為CT、MRI等大型檢查的出現而忽視了最基本的檢查。
2、CT
CT是對病灶進行斷層掃描,可以清楚的顯示出腫瘤的位置,范圍及與肌肉,臟器,神經和血管的關系,可以清楚地明確地顯示腫瘤的內部結構,一些微小病灶或早期的惡性骨腫瘤在X線上可以表現為正常,而CT對微小骨破壞、病變累及范圍及骨破壞內部的密度值都很敏感,可以早于平片顯示骨皮質,關節面破壞的范圍,明確骨外及髓內侵犯情況,早期發現軟組織腫塊。
CT強化掃描是指用高壓注射器通過靜脈將造影劑快速注入后,快速連續掃描,觀察病變在動脈期、靜脈期供血的變化,增加病變與周圍的正常組織的對比,以利于發現病變和鑒別診斷。通過強化掃描還可顯示腫瘤的血供情況,為治療方案的制定及術前栓塞供血動脈提供依據。CT強化掃描已成為骨腫瘤的常規檢查。
3、MRI
MRI即我們通常說的磁共振成像檢查,MRI在檢測骨腫瘤的敏感性方面要超過X線平片和CT,尤其在觀察病變的浸潤范圍、軟組織腫塊與血管的關系、肌肉水腫的范圍、腫瘤擴展的途徑等方面均有優勢,但其對骨皮質及鈣化的顯示較差。
所以MRI主要用于顯示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明確腫瘤的大小及侵犯范圍,分辨病變區組織成分、判斷腫瘤髓內浸潤范圍及判斷腫瘤與周圍重要血管神經關系,這對于制定術前計劃十分重要。此外MRI還被用來對骨腫瘤的放、化療及手術后的療效進行觀察評估,并用于早期及時發現合并癥及檢測腫瘤有無復發及轉移。
4、B超
在正常生理情況下, 超聲波在骨骼表面幾乎完全被反射, 很難穿透骨組織, 故很難得到骨骼深面的圖像,但在病理情況下因骨組織的物理性質發生改變, 超聲可部分透入,使得包括腫瘤在內的骨疾病的診斷成為可能,超聲能較正確估計腫瘤的位置、范圍及大小,并可提示軟組織腫物是否破壞骨皮質。超聲檢查對診斷軟組織腫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鄰近關節的腫塊意義更大。超聲檢查可以用來了解軟組織腫塊的大小和深度,以及腫瘤的囊抑或是實性,腫瘤的血運是否豐富,有助于判斷軟組織腫瘤的良、惡性。所以B超在軟組織腫瘤的術前診斷和術后隨訪中應用最廣泛。
5、血管造影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是近年來用于臨床的一項新的醫學影像學診斷技術,用于檢測骨腫瘤血管分布、病變的主要血管結構、并顯示正常血管的異常變化和異常血管的狀態。血管造影的目的一方面是顯示腫瘤供血血管和腫瘤侵犯范圍,如骶尾部腫瘤,可由一側髂內動脈供血,也可由雙側髂內動脈供血,有的除雙側髂內動脈供血外,同時還有腰動脈或骶正中動脈供血,通過血管造影可以明確其血供類型;另一方面可以根據腫瘤血管、血供的表現而對腫瘤性質、惡性程度進行準確的判斷,從而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手術切除的準備提供客觀依據。
6、全身骨掃描
同位素骨掃描是通過放射性核素檢測骨組織的代謝異常,所以能在X線和CT掃描出現異常之前顯示某些骨組織病變。此外,骨掃描可輔助其它影像學檢查明確臨床診斷。骨掃描的敏感性很強,缺點是特異性不高,檢測病變定位準確,但定性困難,在鑒別腫瘤性和非腫瘤性疾病時存在一定困難。骨腫瘤、關節炎、骨梗塞、骨髓炎、骨科手術及骨折等,均可出現放射性濃集。同位素骨掃描主要用于篩選多發骨病變。僅僅是一個篩選,不能作為定性診斷。
下面介紹幾點簡便的骨腫瘤自查方法
1、最少每月一次自行觸摸頸部、腋窩、腹股溝(大腿窩)等處,檢查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一般認為,小于花生米大小的淋巴結屬于正常),腫大的淋巴結質地如何,是否固定,有無壓痛。
2、長期咳嗽時,應注意咳出的痰中是否有血絲摻雜,注意咳嗽的時間,胸痛的部位,血量的多少,血絲的顏色等。
3、食欲不振并出現消瘦、上腹痛時,若伴有惡心嘔吐,要注意觀察嘔吐物中是否帶有黑褐色內容物,注意觀察大便是否呈柏油狀或帶血,大便的形狀是否有改變。
4、女性月經過后一周時,對照鏡子觀察自己乳房的外形有無改變,乳頭是否凹陷,將對側手指并攏,觸摸乳房是否有腫塊;腫塊的硬度、活動度如何,是否與皮膚粘連;乳房表面皮膚是否有“桔皮樣”改變;有腫塊的乳房同側腋窩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
5、女性每天或每周觀察白帶中是否混有血性分泌物,白帶是否帶有腥臭味。
6、每天大、小便的習慣有無改變,特別注意大便時有無疼痛感、下墜感及糞便的外形有無改變。小便時觀察射程是否縮短,有無白色分泌物排出,有無血尿,會陰部是否有不適感等。
7、長期聲音嘶啞時,應對照鏡子,張大口深呼吸,觀察咽喉部有無腫大的扁桃體及其它腫物。
8、長期原因不明發熱時,應注意測量體溫,每日4次,早、中、晚、夜間各一次,連測3天,并做記錄。必要時查血常規、血沉等。
9、男性應注意陰莖包皮是否過長,尿道口是否有潰瘍結節,陰莖冠狀溝是否有易出血的菜花樣腫物。
10、劇烈活動后出現四肢疼痛且活動受限時,應注意四肢關節有無腫物,皮下是否可觸摸到腫物。若長骨部位出現無痛性腫塊,應及明去醫院骨科就診。
11、隨時留意身體表面各部位的黑痣變化,注意是否在短時間內生長迅速、破潰。注意身體表面有無經久不愈的慢性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