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暢大便:長期便秘是引起肛裂的最主要病因,因此,保持大便通暢,對肛裂的預防至關重要,病人應養成每天排便習慣,定時排便,適當地增加戶外活動,必要時可服緩瀉劑,如液體石蠟、果導片等,也可選用中藥大黃、潘瀉葉等泡茶飲用,可使大便松軟以利排便,便后用熱水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減輕疼痛,緩解病人的緊張心理,以利排便。
調理飲食: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保證大便通暢,膳食中應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粗纖維食物,少食或忌食辛辣和刺激飲食,多飲水可保證胃腸道有豐富的消化液分泌,有利于胃腸蠕動,防止便秘。
注重食療:常食用粗纖維食物可刺激胃腸蠕動,有利于排便。一些具有補血潤腸作用的食物如桂圓肉、大棗、胡桃、胡麻、木耳、桑仁、松仁等可以常食,也可制成藥膳食療方食用,如桂圓肉粥、胡麻餅、松仁炒玉米、胡桃炒瘦肉等,可潤腸通便,促進裂口愈合。
堅持坐浴:便前便后均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溫水為43℃~46℃,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坐浴可使肌門括約肌松弛,減輕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的吸收,有利于肛裂的愈合。也可選用中藥配合坐浴,常用的中藥處方有:
1.蒲公英、敗醬草、紫花地丁、金銀花、赤芍、黃柏、黃芩各30克,明礬、五倍子各10克。
2.金銀花、野菊花、魚腥草、蛇舌草各20克,槐花或槐角15克,白芨30克,冰片5克。
3.黃芩、黃柏、蒼術、當歸、川芎、丹參、黃芪、白芷、元胡各20克,制乳沒各10克,地榆、槐花各15克,冰片5克。
4.制乳沒、仙鶴草、元胡、赤芍、苦參、防風各20克,明礬、五倍子各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