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困擾著多數患者,給大家帶來了無盡的煩惱,此病不能拖延,必須及時治療。中醫對肛裂的治療,不僅在手術技術方面有許多獨創,而且在藥物治療方面有非常豐富的醫療經驗。
一、血虛腸燥:
便時肛門疼痛,流血,大便秘結,皮膚干澀,口干舌燥,心煩失眠,午后潮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證屬:血虛腸燥,結而化火。
治法:涼血養血,潤燥通便。
方用:麻仁潤腸丸,或用濟川煎即可。
二、濕熱蘊結:
便時腹痛不適,排便不爽,肛門墜脹,時有粘液鮮血,或可帶有膿血,苔黃厚膩。
證屬:濕熱下注,蘊結于肛。
治法:清化濕熱,潤腸通便。
方用:黃連湯加減內服。
外用四黃膏敷肛裂處。
三、燥火便結:
一般癥見大便堅硬燥結,排糞時肛門劇烈疼痛,便后略有緩解,爾后可持續疼痛數小時,甚則整日疼痛不減,便時鮮血隨之而下,多呈點滴狀。常因大便燥結痛苦,而不敢正常進食,伴有心煩意亂,口苦咽干,舌苔黃燥,脈數。
證屬:燥火郁結,結于腸道。
治法:宜清熱瀉火,潤腸通便。
方用:梔子金花丸,或以此方加減使用。外用祛毒湯熏洗,敷生肌玉紅膏于傷口。
溫馨提示:肛裂病人要注意衛生,保持肛門處衛生、便后應及時清洗肛門,勤洗澡,勤更換內褲,可有效地防止感染。
【參考文獻:《肛腸病診療精要》《肛腸疾病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