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肛裂應該怎么辦才好?肛裂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比較難治愈,治愈后總是反復發作,導致患者很痛苦。肛裂的癥狀主要是便血和疼痛,很多人發現自己有類似癥狀,就會緊張,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去醫院檢查就診,早治療早恢復。對于肛裂早期,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療,對于肛裂晚期,最好采取手術切除。下面普及肛裂的具體治療方法。
早期肛裂保守治療:
早期肛裂病程不長,尚沒有產生“哨兵痔”和“肛乳頭瘤”的肛裂,可以通過采取保守藥物治療,以及飲食結構的調整達到治愈目的。專家建議,早期肛裂患者可以多吃粗糧、蔬菜、水果等糾正便秘。排便后用中藥煎劑坐浴,既可將肛裂潰瘍內的糞便殘渣洗凈,又可通過藥物作用達到減輕肛門疼痛和括約肌痙攣的目的。所以,首選應通過檢查來明確肛裂的病程,以確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具體肛裂保守治療方法如下:
1、采用食療治療:常食用粗纖維食物可刺激胃腸蠕動,有利于排便。一些具有補血潤腸作用的食物如桂圓肉、大棗、胡桃、胡麻、木耳、桑仁、松仁等可以常食,也可制成藥膳食療方食用,如桂圓肉粥、胡麻餅、松仁炒玉米、胡桃炒瘦肉等,可潤腸通便,促進裂口愈合。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保證大便通暢,膳食中應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粗纖維食物, 少食或忌食辛辣和刺激飲食,多飲水可保證胃腸道有豐富的消化液分泌,有利于胃腸蠕動,防止便秘。
2、采用溫水坐浴:便前便后均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溫水為43℃-46℃,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坐浴可使肌門括約肌松弛,減輕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的吸收,有利于肛裂的愈合。保持肛門處衛生、便后應及時清洗肛 門,勤洗澡,勤更換內褲,可有效地防止感染,如出血量大,應到醫院就診,量少者應加強觀察,并注意食用補血的營養品及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肛裂久治不愈采取手術療法
對經久不愈,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慢性肛裂可采用下列手術治療。
1、肛裂切除術:即切除肛裂及其周圍的三角狀皮膚,在局麻或腰麻下取梭形或扇形切口,全部切除前哨痔、肥大肛乳頭、肛裂、必要時垂直切斷部分內括約肌。該法優點是病變全部切除,創面寬大,引流通暢,便于肉芽組織從基底生長,但其缺點是留下創面較大,傷口愈合緩慢。
2、內括約肌切斷術:內括約肌具有消化道不隨意環形肌的特性,易發生痙攣及收縮,這是造成肛裂疼痛的主要原因,故可用內括約肌切斷術治愈肛裂。一般部分內括約肌切斷術很少引起大便失禁。方法有以下3種。
(1)后位內括約肌切斷術:截石位或俯臥位,在局麻或全麻下,用雙葉張開或肛門鏡顯示后正中肛裂,直接經肛裂處切斷內括約肌下緣,自肛緣到齒線,長約 1.5cm,內、外括約肌間之組織也應分離,有時也切開外括約肌下部,以利引流。如有炎癥肛竇、肥大乳頭或外痔,可同時切除。傷口開放,自行愈合。但傷口愈合緩慢,偶有“鎖洞”畸形,影響肛門功能不良者,不宜行此手術。
(2)側位開放性內括約肌切斷術:摸到括約肌間溝后,在肛門緣外側皮膚做2cm孤形切口,用彎血管鉗由切口伸到括約肌間溝,顯露內括約肌后,用兩把彎血管鉗夾住內括約肌下緣,并向上分離到齒線,在直視下用剪刀將內括約肌剪除一部分送活檢,證實是否為括約肌,兩斷端結扎止血,用絲線縫合皮膚。該法優點:手術在直視下進行,切斷肌肉完全,止血徹底,并能取組織做活檢。
(3)側位皮下內括約肌切斷術:局麻后,摸到括約肌間溝,用眼科白內障刀刺入到內、外括約肌之間,由外向內將內括約肌切斷,避免穿透肛管皮膚。該法優點:避免了開放性的傷口,減輕痛苦。傷口愈合快。缺點:切斷肌肉不夠完全,有時易出血。因此該手術只適合于有經驗的醫生。Marti(1994)主張在側位皮下內括約肌切斷術中將B超旋轉探頭插入肛管直腸內,在切斷肌肉后立即用B超旋轉探頭檢查內括約肌是否已剪斷,并能查出其范圍,此探頭可免除術者手指插入直腸,而幫助手術操作。以上兩法都可同時切除外痔和肥大乳頭。
3、HCPT微創手術:利用高頻電容場產熱原理,通過直腸纖維鏡進入到肛門里面,在全電腦高頻電容場下,組織內帶電離子和偶離子在兩極間高速震蕩產熱,電離子耗竭至病灶組織間液干結,短時間內使病灶組織壞死、脫離,達到治療肛裂的理想效果。經臨床驗證HCPT微創技術治療肛裂,具有不開刀、出血少、痛苦小、恢復快,不再復發,門診微創治療一次即可,無需住院等優點,是目前醫學界一致公認治療肛裂的理想方法。
溫馨提示:得了肛裂應該怎么辦才好?肛裂患者一定要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每天大便一次,糞便不會干、疼痛可減輕。同時可借助藥物和食物來軟化大便,減輕排便對肛門的擴張,亦可減輕排便時的疼痛。一些人害怕排便時的肛門疼痛就推遲排便時間,這樣適得其反,因時間越長,大便越來越干,反而增加排便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