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評估,每7對夫婦中約有1對夫婦存在生殖障礙。我國近期調查,國內不孕癥者占已婚夫婦人數的10%,比1984年調查的4.8%增加一倍多,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我國更受傳宗接代觀念影響,多數家庭盼子心切,使不育夫婦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引發離異、婚外戀之類家庭乃至社會的問題。ART的直接效應是使不育夫婦實現妊娠生子的愿望,由不育引發的相關問題自然會隨之得到解決。臨床統計,不育患者中約20%的夫婦,不借助ART就根本無法生兒育女 。
但是,也有人認為ART違背計劃生育少生的要求,因而持否定態度。其實只要堅持只對準生的夫婦才給ART治療,就不會引發超生的負面效應,相反,還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長工作的順利進行。
因為ART能幫助做過絕育手術的夫婦恢復生育能力,具有生殖保險作用,這就使那些該做絕育手術,但又擔心術后如遇子女夭折時無法再生孩子的夫婦,打消顧慮,自愿接受手術。
ART的生殖保險作用自然也適用于參戰士兵、從事高危職業、長期接觸放射線或有毒物質的男性及需要進行睪丸、附睪手術或放療、化療的患者,可事先將他們的精子冷凍存儲,以備一旦身亡或生精功能受損,需生殖時使用。
計劃生育不僅要求少生,還要求優生,保證國家人口素質的提高。目前已發現人類遺傳病約4000種,人群中約1/3的人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遺傳缺陷 。我國先天殘疾人口高達幾千萬,每年還要新生有遺傳缺陷人口20多萬,實行優生勢在必行。
而ART在臨床中正好能遏止遺傳病的傳遞,是實現優生的重要手段。有遺傳缺陷的育齡夫婦,不論是否不育,都可采用ART的供精、供卵、供胚或胚胎移植前遺傳學診斷(PGD)等方法,切斷導致遺傳病發生的有缺陷基因與異常染色體和后代傳遞,保證生育健康嬰兒。
另外,ART還是人類生殖過程、遺傳病機制、干細胞定向分化等研究課題的基礎,ART的臨床應用,會為這些課題的深入研究積累經驗,創造發展條件,推動醫學及生命科學的不斷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