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病的一種類型,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對人們關節的損害是十分大的,嚴重時會引發風濕性心臟病,常見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很多患者都陷入了治療誤區,不能自拔,濫用藥物成了助紂為虐的惡魔。
誤區一:自選風濕藥
由于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病,尚不能徹底根治,不少風濕病患者久病成醫,經常自己選購藥物。這些藥物的組成僅僅是地塞米松(一種不宜長 期服用的長效激素)、消炎痛和維生素。而說明書上卻寫著“本品全部由草藥配方和維生素構成”,是風濕病的特效藥。確實,患者在服藥的早期感覺有止痛效果, 但這些藥物不可能真正緩解病情,長期使用關節照樣會變形,且可能帶來胃腸損害、骨質疏松、感染、糖尿病等不良反應。
誤區二:擅自停藥
有的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后,發覺癥狀減輕了,就自己停藥,不再治療。其實,臨床癥狀改善與病情完全緩解并不等同,不痛可能只是表面現象,隨意停用緩解病情的藥物,病變就會繼續向前發展。
誤區三:濫用激素
激素不可以濫用,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首選治療藥物。但是,如果關節癥狀重,有持續性活動性滑膜炎,或者有嚴重的關節外表現,例如血管炎、臟器損傷等,是可 以而且應該使用激素的。但是激素的應用有兩個重要的原則:一個是必須在使用緩解病情抗風濕藥物的基礎上加用激素;另一個是要“小劑量、短療程”,以強的松 為例,每日劑量不要超過兩片,療程控制在3個月內,當然這要視病情嚴重程度而定。近年研究發現,早期小劑量短期應用激素,可以阻止關節破壞,與其他緩解病 情的抗風濕藥物發揮協同作用。
溫馨提示:患者在治療期間需飲食合理,凡食療物品,一般不采取炸、烤、爆等烹調方法,以免其有效成份破壞,或使其性質發生改變而失去治療作用。
【參考文獻:《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腰腿痛防治1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