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統防御功能遭到破壞后,人體抵抗力較低,此時細菌就易于侵入子宮內膜引起炎癥,導致子宮內膜炎的發生。在診斷子宮內膜炎時,要注意與子宮內膜結核、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急性輸卵管炎等疾病進行區分,以免誤診,導致疾病被延誤治療。
子宮內膜炎需鑒別的8種疾病
1、子宮內膜結核
子宮內膜結核有下腹墜痛、白帶增多、月經量多等類似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癥狀,但前者在活動期可有低熱、盜汗、乏力等癥,晚期可出現月經稀少、甚至閉經,大多喪失生育能力。臨床上可通過診斷性刮官(刮官【譯】:刮取子宮內膜或宮腔內容物的手術,是人工流產方式之一。)或子宮輸卵管造影協助診斷。
2、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內膜息肉以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為特點,發生感染或壞死時,可有不規則出血、膿性白帶等,診斷有困難時,可通過診斷性刮宮、宮腔鏡檢查或取活檢協助診斷。
3、急性輸卵管炎
多有流產、手術產史,主要癥狀為疼痛、發熱、白帶增多等,但疼痛以下腹部一側為重(淋病性可為兩側)。婦科檢查宮頸有移動痛,盆腔一側或雙側附件有明顯觸痛,子宮稍大,多有輕度壓痛。嚴重病例可形成盆腔膿腫。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急性腹膜炎
為急性子宮內膜炎、急性盆腔蜂窩組織炎及輸卵管炎進一步擴散形成,致病菌毒力弱時,炎癥可限于盆腔腹膜;如致病菌毒力強,機體抵抗力差,則炎癥可迅速擴散至整個腹膜。臨床表現癥狀均較子宮體炎為重,除腹痛、高熱外,腹膜炎癥狀明顯。
5、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以黃水樣或血樣白帶為特點,感染時可有不規則出血及膿性白帶,晚期可出現疼痛、貧血、消瘦、惡液質等。臨床可采用分段診斷性刮宮的方法,進行病理學診斷,還可通過子宮鏡檢查的方法明確診斷。
6、急性盆腔蜂窩組織炎
即盆腔結締組織炎癥,其炎癥也與流產或產后感染有關,癥狀類同急性子宮體炎。婦科檢查時除子宮增大、軟并有觸痛外,穹窿有明顯壓痛。
7、子宮體炎
子宮體炎與子宮內膜炎臨床表現相同,是子宮內膜炎病變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無子宮內膜炎的單純子宮體炎幾乎是不存在的。子宮體炎一般療程稍長,病理檢查可見炎癥侵及到子宮體。
8、子宮頸炎
急性子宮頸炎亦表現為白帶增多、膿性白帶,但以宮頸局部充血、水腫并有觸痛為其特征,急性子宮頸炎多與急性子宮內膜炎、急性陰道炎同時發生,此時,多為同一致病菌感染、浸潤、擴散所致。
溫馨提示:子宮內膜炎發病高潮大約是在20多歲的女性,也有部分會延續到更年期。一旦出現腰骶部酸痛、白帶增多,月經仍規則,但經血增多,經期延長等癥狀,要多加留意,及時進行診治,不可忽視。
【參考文獻:《跟名醫做臨床?婦科難病》《婦科疾病診斷與療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