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死亡率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各種惡性腫瘤的第三位。我國肝癌的研究,目前已處于世界的領先水平,研究工作者從乙肝、丙肝、黃曲霉素、嗜酒、飲水污染等肝癌病因取得成果的基礎上,又提出了硒、錳、鑰3大微量元素缺乏的肝癌病因新說。
硒與維生素E相似,是一種強的抗氧化劑,有保護生物膜作用。在體內硒可影響甲酸鹽脫氫酶、甘氨酸還原酶和谷胱甘肽過氧化酶。血清硒濃度不足,不僅同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和白血病的發生與死亡率有關,而且同肝癌的發生與死亡率密切相關。科研工作者隨機檢測了我國8省24個地區居民血清硒水平,揭示了肝癌的死亡率與當地人群血硒水平呈負相關(P<0.01)。
經過3年觀察。肝癌發病率由52.84/10萬人下降至38.14/10萬,而未采取補硒的地區,肝癌發病率則由56.81/10萬,上升至64.27/10萬。成人每日硒的生理需要量為0.01-0.1毫克,富硒食物有肉、海魚、貝類、大蒜、芥菜、萵苣等。
錳元素被認為是一種抗癌元素,人體內葡萄糖、脂肪的氧化,磷的酸化部需有錳的參與,錳在體內對精氨酸酶、磷酸酶、羧酸酶和膽鹼酶有激活作用。缺錳不僅使胃癌發病率上升,而且使肝癌發病率上升。廣東順德調查結果表明,肝癌病人頭發錳為4.05ppm,低于健康人14.ppm。其土壤含錳量為571ppm,低于全國710ppm和世界平均水平850ppm。芬蘭、阿拉木圖地區學者亦研究表明土壤含錳量與惡性腫瘤呈負相關。成人每日需錳量為3毫克左右,富錳食物有豆類、核桃、板栗、花生、茶葉和綠葉蔬菜等。
鉬是動植物生長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哺乳動物生存及營養有關的嘌呤氧化酶、醛氧化酶和亞硫酸鹽氧化酶等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表明,鉬在體內外,均能阻斷化學物質的致癌作用,尤能阻斷亞硝氨的合成。鉬的缺乏不僅會使食管、胃癌發病率增加,而且同肝癌發生率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日膳食中攝入鉬量為每公斤體重2微克。含鉬食物有肉類、豆莢蔬菜、谷類、乳制品、水果等,海產品亦含鉬,一般每公斤低于0.1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