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是多數女性的“通病”雖然這么說但脾胃虛寒并不是一種疾病,也沒有一種對應的藥物就能醫治痊愈,但這并不代表就能忽視脾胃虛寒的病因,甚是是脾胃虛寒癥狀帶來的危害。
本身女性體質屬陰,若出現脾胃虛寒的癥狀大多表現為經常性胃痛,進食不當極易出現腹瀉的現象,大便稀溏,小便清長。從而面色不華,形體消瘦。
長此以往,飲食無味,不知饑餓,進食過多胃部則會腫脹想嘔吐,四肢無力,神智氣短。
脾胃虛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所以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有脾胃虛寒病人可多吃胡椒豬肚湯,生姜水。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調味品,可以調理好脾胃虛寒的病癥,恢復健康脾胃。當然,出現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質性病變,最好去醫院做胃鏡檢查。
脾陽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的證候。又稱脾陽虛寒癥。多由脾氣虛癥發展而來,或過食生冷,或腎陽虛,火不生土所致。臨床表現,腹脹納少,腹滿時減,腹痛喜溫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溫,或肢體困重,或周身浮腫,小便不利,或白帶量多質稀,小腹下墜,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脾胃虛寒證,以脾失健運和寒象表現為辨證要點。脾陽不足,運化失健,則腹脹納少;陽虛陰盛,寒從中生,寒凝氣滯,故腹痛喜溫喜按;陰寒之氣內盛,水濕不化,見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則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腫。婦女帶下清稀、腰腹酸沉,屬寒濕下注。治宜溫中健脾,方用理中湯。
脾胃虛寒的危害:
1、容易腹瀉,稍微吃一點寒涼的、油膩的東西或者過度疲勞、憂慮的時候就容易發病,這種類型的腹瀉,有時發病,有時好,要么,就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后便瀉、面色蒼白等癥狀,長期腹瀉,不僅可導致腸道的一系列病變,還會導致脫水、休克等嚴重病情。
2、導致很多胃部疾病的誘發,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潰瘍等;脾胃虛寒,人的體質下降,各種胃腸疾病,就容易接踵而來。
3、可導致肝氣郁滯、頭痛、失眠、心悸等癥狀,男性可導致遺精、腹瀉,女性可導致崩漏、白帶異常、月經不調,影響生殖系統,還可導致受孕困難,甚至是不孕不育。長期下去,還可導致惡性循環,從而讓疾病更難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