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如今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號殺手,是對生命安全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近半個世紀以來,許多國家的媒體的報道都顯示,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正在呈現較快增長的趨勢。肺癌的防治,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肺癌的直接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是研究已經證明,有五大因素與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因素一:抽煙
抽煙被公認為是引發癌癥病變的最主要因素。煙草中含有三千多種有害化學物質,香煙中的芳香烴能夠損害支氣管上皮細胞,為肺部癌基因的發展提供有力條件。同時,它還能夠抑制某些抑癌基因的作用,最終導致正常細胞發生癌變。長期吸煙者的死亡率遠遠高于沒有吸煙習慣的人,吸煙不僅影響本人,對周圍的被吸煙者也能產生極大的傷害。資料顯示,被吸煙者的肺癌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長。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因素二:職業和環境危害
在職業因素導致的各種癌癥中,肺部癌癥是最多的一種。據統計,大約有十分之一的肺癌患者曾經直接或者間接地接觸過職業危害環境。環境污染,如水污染,空氣污染,農作物污染等等也可能引發肺癌疾病。
因素三:電離輻射
肺部對于電離輻射非常敏感。美國曾經報道過,俄亥俄州開采放射性礦山的工人中,有百分之七十患有癌癥,其中多為支氣管小細胞癌癥。另外,二戰中美國在廣島投放過一顆原子彈,數年后當地的幸存者肺癌的患病者呈現井噴地增長。以上兩個案例,都能證明電離輻射在引發肺癌方面的影響。
因素四:遺產方面
遺傳易感性、免疫功能缺失、內分泌失調等在癌癥的發生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影響。醫學研究發現,遺傳因素僅僅是起到促進作用,比如,在對致癌環境比較敏感的部分人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素五:大氣污染
工業的迅速發展、汽車尾氣的大量排放、瀝青公路在高溫下分離出的有毒化學物質等造成了大氣的嚴重污染。長期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的人,呼入大量的粉塵,很有可能引發肺部癌癥。
如今,空氣污染如此嚴重,特別是大型工業城市更是如此。人們暴露在外部環境中時,一定要記得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