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管畸形的概述
脈管畸形是由襯有內皮細胞的無數血竇所組成。血竇的大小、形狀不一,如海綿結構。竇腔內血液凝固而成血栓,并可鈣化為靜脈石。脈管畸形分類:(1)微靜脈畸形。(2)靜脈畸形。((3)動靜脈畸形。(4)淋巴管畸形。(5)混合畸形。靜脈畸形常發病于頰、頸、眼瞼、唇、舌或口底部。位置深淺不一,如果位置較深,則皮膚或黏膜顏色正常,表淺病損則呈現藍色或紫色。邊界不太清楚,捫之柔軟,可以被壓縮,有時可捫到靜脈石。當頭低位時,病損區則充血膨大,恢復正常位置后,腫脹亦隨之縮小,恢復原狀,此稱為體位移動試驗陽性。靜脈畸形可用血管硬化劑行病變腔內注射,使病變纖維化、閉鎖,致病變縮小或消失。常用藥物為平陽霉素、博萊霉素等。注射時需壓追周圍組織,阻斷血流,采用小劑量多點拄射,每次間隔7~10天。如療效不好,則靜外科手術切除或低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