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是一種常見的癥狀,痔瘡、肛裂、腸息肉、腸炎甚至直腸癌等都會導致大便出血。出現大便出血,及時進行肛門鏡檢查是最重要的。
“我最近大便出血,請問是怎么了?”、“為何會大便帶血”……最近,醫院專家接到的關于大便出血問題的咨詢實在是太多了。縱然大便出血再常見,縱然大便出血再重要,現實中,還總會有那么多人不了解大便出血,對于大便出血的原因一頭霧水。下面,就讓我們再次了解一下大便出血。
痔瘡
為何大便出血?
據醫院專家介紹,便血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癥狀,臨床上引起便血的疾病有很多,因此,便血的治療方法要根據病因而定,常見的便血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痔瘡:便血一般發生在排便過程中或便后,呈滴血或噴射狀,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合。
肛裂:肛裂導致的便血,血色鮮紅,滴出或手紙擦后有血跡,且便后有肛門劇烈痛疼。
直腸、結腸息肉: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
潰瘍性結腸炎: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伴有腹痛、發熱、便頻等。
直腸癌:血色鮮紅或暗紅,呈滴狀附于大便表面;晚期常出現膿血便并伴有肛門直腸下墜、消瘦、大便習慣改變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