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叫做多囊卵巢綜合征,這是一種嚴重危害女性身體健康的疾病,現在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種治療叫做促排卵治療,下面就詳細為大家介紹。
(1) 一線促排卵治療
1. 克羅米芬(Clomiphene Citrate, CC)
a) 用法
從自然月經或撤退(黃體酮20mg,每日1次,肌注 3天)出血的第5天開始,50mg/日,共5天,如無排卵則每周期增加50mg/日直至150mg/日。有滿意排卵者不必增加劑量,如卵泡期長或黃體期短說明劑量可能低,可適當增加劑量;療效判斷可測試和記錄基礎體溫,但為防止過多卵泡生長或觀察確切療效亦可采用經陰道或直腸B超監測卵泡發育。
b) CC抵抗的定義
自然月經或撤退出血第5天起克羅米芬50 mg/日×5天;一種劑量無效后于下一周期加量,每次加50mg/日,用至150mg/日×5天無效為克羅米芬抵抗。
c) 副作用
① 弱的抗雌激素作用
影響宮頸粘液,精子不宜生存與穿透;影響輸卵管蠕動及子宮內膜發育,不利胚胎著床,可于近排卵期適量加用戊酸雌二醇等天然雌激素;
② 其他
血管舒縮的潮熱、腹部膨脹或不適、胸部疼痛、惡心和嘔吐、頭痛和視覺癥狀,僅偶有患者不能耐受此藥。
(2) 二線促排卵治療
1. 促性腺激素
a) 種類
尿液提取物——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MG)、高純度FSH(HP-FSH)和基因重組FSH(r-FSH);
b) 適應證
耐克羅米芬的無排卵不育患者,已除外其他不育原因;具備盆腔超聲及雌激素監測的技術條件,并具有治療OHSS和減胎技術的醫院;
c) 禁忌證
血FSH水平升高,提示卵巢性無排卵;無監測卵泡發育和排卵的技術條件;
d) 用法
低劑量少量遞增的FSH方案和逐漸減少的方案;
e) 并發癥
① 多胎妊娠;
②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
f) 監測
① 需要反復超聲和雌激素監測;
② 文獻報道,直徑>16mm卵泡4個或4個以上時,發生多胎妊娠和OHSS的可能性極大提高,應取消該周期。
2. 腹腔鏡下卵巢打孔術(LOD,laparoscopic ovarian drilling)
a) 適應證
① CC抵抗;
② 因其它疾病需腹腔鏡檢查盆腔;
③ 隨診條件差,不能作促性腺激素治療監測;
④ 建議選擇BMI≤34,LH>10miu/ml,游離睪酮高者作為治療對象。
b) 促排卵機制
破壞產生雄激素的卵巢間質,間接調節垂體-卵巢軸,血清LH及睪酮水平下降,增加妊娠機會,并可能降低流產的危險。推薦閱讀: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
c) 可能出現的問題
① 無效;
② 盆腔粘連;
③ 卵巢功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