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發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并伴有心前區不適感。心慌可見于多種疾病過程中,心慌多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并存,凡各種原因引起心臟搏動頻率、節律發生異常,均可導致心慌。醫學中某些器質性或功能性疾病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各種心律失常,以及貧血、心臟神經官能癥等都會出現心慌。
臨床上大多數心慌患者經檢查:X攝片、心電圖及超聲心電圖檢查均正常。造成心慌的原因并非是器質性心臟病,而是一種以心血管癥狀為主的功能性失調的心臟神經官能癥(即心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
心臟為何有神經官能癥呢?由于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用,中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發生障礙,受植物神經調節的心血管系統也隨著發生紊亂,引起了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的癥狀。此外,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循環系統缺乏適當鍛煉,以致稍有活動或少許勞累即不能適應,因而產生過度的心血管反應而致本病。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全身神經官能癥的一種(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血官系統的表現),其癥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癥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疼痛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抖、眩暈、多夢等表現。
心慌雖沒有生命之憂,但病情時好時壞,嚴重的時候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飽受痛苦。由于心慌患者心臟并無器質性病理改變,長期來往往得不到足夠重視。
為防治心慌,患者應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定,堅持治療,堅定信心。應避免驚恐刺激及憂思惱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規律。飲食有節,宜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事物,宜低旨、低眼飲食,忌煙酒、濃茶。輕證可從事適當體力活動,以不覺勞累、不加重癥狀為度,避免劇烈活動。重癥心悸應臥床休息,還應及早發現變證、壞病先兆癥狀,做好急救準備。
以上內容就是對引起心慌的原因或為神經官能癥相關問題的介紹,相信大家看過之后,對引起心慌的原因或為神經官能癥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