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們都認為,長了瘤子就要開刀。但是,神經外科專家于春江教授等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巨大侵襲性泌乳素腺瘤多數不必外科手術,而采用口服溴隱停藥物或結合放射治療等綜合方法,即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侵襲性泌乳素腺瘤是腦垂體瘤的一種,目前仍然是神經外科的治療難題之一。患者臨床癥狀除頭痛、視力下降或失明外,女性多有閉經,男性多有性功能減退等表現。于春江教授經過對手術、手術切除后再輔以藥物加放療、單純口服藥物、服藥加放射治療等幾種方式進行臨床觀察表明,未手術的7例中有3例影像顯示腫瘤完全消失,余4例瘤體平均縮小86%以上。治療前較高的PRL指標,2例已控制在正常水平,另5例也有明顯的回落,病人視力均有顯著改善。所有病例治療中,無一發生卒中或腦脊液漏等并發癥。
提醒醫師和患者,治療方法不能固定模式,應因人而異。對于腫瘤明顯侵入海綿竇內、PRL水平高于200/毫升者,不要做外科手術,可先給以藥物和伽馬刀放射治療,大部分病例能夠治愈。對青少年患者治療更要格外慎重,最好先服藥觀察,因為放療不當會導致垂體功能低下,影響青春期發育。手術只適合于視力急劇下降、腫瘤卒中引起顯著癥狀、不能耐受服藥以及服藥后出現腦脊液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