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術方式
一般來說手術治療垂體瘤主要分為經顱手術和經蝶手術兩大類。
①經顱手術入路主要有經額下、經額顳(翼點)和經顳下入路,其中以前兩種入路最為常用。
②經蝶手術入路經口鼻蝶竇、經鼻蝶、經篩蝶等術式,使其成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垂體瘤手術方法。
二、手術適應癥
開顱手術治療:主要是經額葉入路手術。只占垂體腺瘤手術的5%;經顱入路手術適用于:向鞍上、鞍旁、額下和斜坡等生長的腫瘤;經鼻孔蝶竇入路手術:目前經鼻孔蝶竇入路手術切除垂體腺瘤者約占95%以上。
經鼻孔蝶竇手術適應征有:
1、各種類型的垂體微腺瘤;
2、各種類型的垂體大腺瘤;
3、各種類型的垂體巨大腺瘤(最大徑>3.0cm;
4、對于晚期巨大腫瘤侵入海綿竇甚至累及海綿竇侵入中顱窩者;
5、視交叉前置者;
6、腫瘤向蝶竇生長、向后生長侵入鞍背、斜坡者、腦脊液鼻漏。
三、手術并發癥
1、鼻腔分泌物:手術后數月內,常出現鼻塞,鼻腔不斷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或者清涼液體流出。可在鼻腔內滴注滴鼻液消炎。手術1周后在耳鼻喉科清理鼻腔內分泌物1~2次。
2、鼻腔出血:多發生在術后拔出鼻腔填塞的紗條后,個別在數天后,輕者鼻腔暫時填放棉球即可見效。嚴重者(出血數百毫升)需做血管造影檢查。
3、頭痛:可能因鼻粘膜水腫蝶竇內炎癥等多因素引起,重者可服用止痛藥對癥處理。
4、垂體功能低下:表現為發熱、全身無力、頭痛、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等。檢查血皮質醇和甲狀腺激素,診斷明確后,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強的松和甲狀腺素治療。
5、低鈉血癥:一般發生在術后第4~8天,表現為低熱、無力、頭痛、惡心、嘔吐、重者神志變差。化驗血、氯數值低。診斷明確后輸液補充高滲鹽水,限制飲水。
6、脊液鼻漏:鼻腔內不斷流清水,低頭時加重,伴有頭痛、可能有發熱。重者手術修補。
7、尿崩癥:表現為飲水多和尿多。一天在4000毫升以上。適當控制飲水,記錄好飲水量和尿量,口服彌凝片0.05毫克(半片),或雙氫克尿塞50毫克(2片),每日3次,一般3到5日后多能好轉。發生尿崩癥期間應多飲用橘子汁和含鹽量高的食品菜湯。
8、視力減退:早期可能因血管痙攣等因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