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垂體腫瘤是顱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約占顱內腫瘤的10%,目前西醫對于垂體瘤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放療及藥物等,但手術后患者面臨著各類并發癥,且復發率高,而放療和藥物治療具有明顯的副作用。近年來中醫藥治療垂體瘤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本文根據垂體瘤的中醫病因病機,中醫辨治思路,以及中醫藥臨床療效研究中的個案經驗、專病專方、傳統方劑化裁、針灸等治療手段,綜述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思路和方法。
中醫治療垂體瘤有什么優勢?
傳統中醫學雖無垂體瘤病名記載,但根據其臨床表現,現代中醫可將其歸于祖國醫學“閉經”、“乳泣”“頭痛”、“頭風”、“眩暈”、“中風”、“積聚”、“虛勞”等范疇。近年來中醫藥治療垂體瘤的研究日益增多,現根據垂體瘤的中醫病因病機,辨治思路,以及臨床療效研究中的個案經驗、專病專方、傳統方劑化裁、針灸等治療手段,綜述中醫藥治療本病的思路和方法。
目前垂體瘤臨床療效的文獻報道也集中于個案、專病專方、驗方等方面,研究缺乏大樣本、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試驗,且均為短期療效的觀察。今后應引入流行病學的調查方法,通過系統設計和前瞻性對照研究等,采用大樣本調查,獲得系統性、科學性、客觀性、可重復性的結果,為中醫治療垂體瘤的療效評定提供臨床依據。
在療效領域的另一問題是缺乏統一的垂體瘤中醫藥療效評價的標準,未來應盡快完善評價標準的規范化制訂。其中生存質量的評價應受到重視,因為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對患者的治療不應該僅停留在對疾病的生物學治療,更應該加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關注患者的主觀感受和心理變化,無論垂體瘤本身引起的各類癥狀,還是手術、放療、溴隱亭等治療副作用,都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癥狀,故改善生存質量是臨床治療中必需重視的問題,目前生存質量評價在垂體瘤治療領域僅被極少數學者所關注,而今后可將其作為中醫藥療效的重要指標之一,廣泛應用于臨床療效的評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