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同全身其他系統一樣,脊柱也會發生退行性改變,這是人體的一個代謝過程。只是各系統引起脊柱退行性改變的原因不盡相同。與脊柱退變相關的因素有以下八個方面:
(一) 年齡因素
一般而言,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脊椎骨骼、關節、韌帶等組織發生脊柱退行性改變的程度和范圍將不斷加重,但相同年齡其退行性改變的程度和范圍可不盡相同,此主要與諸后天獲得性因素有關。
(二) 慢性勞損
慢性勞損導致的脊柱退行性改變包括3個方面
①職業、工種等造成的慢性勞損。由于從事職業不同,所處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性質可以使脊椎提早發生退行性改變或退行性改變程度加重,如長期從事低頭勞動或伏案工作的人,容易發生頸部肌肉勞損和頸椎病; 長期從事搬運或彎腰作業的人,容易造成腰椎退行性改變等。故從某種意義上講,職業、工種也是一種致病因素。
②長期姿勢不良。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不良的姿勢和體位可逐漸破壞體態平衡,并不需要明顯的外傷史,就可引發頸腰背痛,必然會促使脊椎提早發生脊柱退行性改變。
③長期超強度活動。由于人體的關節活動有一定的限度,脊椎關節也一樣,脊椎關節的活動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前屈、后伸、側彎和旋轉。如腰椎以屈伸活動為主,也可側彎,幾乎沒有旋轉; 胸椎以側屈和旋轉為主,屈伸較少。脊柱的活動范圍以頸椎及上腰椎最大,尤其頸胸交界及胸腰交界處。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應盡力避免不合乎脊柱生理的活動。長期超限度的體育運動也是引起脊椎提早或加速脊柱退行性改變的因素,如藝術體操運動員或雜技演員多患有脊柱退行性疾病。
(三) 外傷
脊柱,尤其是頸、腰段,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部位之一,相對其他部位而言,較早發生退行性改變或退行性改變的程度較重,若脊柱承受了外傷,由于其代償能力較差,往往可以提早或加速脊柱退行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