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屬鼻咽腫瘤高發區,該癥是國內常見惡性腫瘤,死亡率排在惡性腫瘤死亡第8位、男女發病比例為3.5 :1,發病高峰年齡段為40~60歲。該癥有明顯的種族易感性和地區聚集性,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區發病率較高,北方偏遠地區發病率較低。
請問王振國教授哪些因素導致了鼻咽腫瘤的發生?
王振國教授介紹: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鼻咽腫瘤病因與環境、飲食、遺傳和EB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
1、環境因素是誘發鼻咽癌的另一原因。例如廣東鼻咽腫瘤高發區的水和大米中鎳元素含量偏高,導致當地居民鼻咽腫瘤患者增多。
2、南方人習慣于食用咸魚及腌制食物,由于其中含有高濃度亞硝胺化合物致癌物質,故而加大了患病危險性。
3、從鼻咽腫瘤患者種族及家族聚集現象表明,該癥具有遺傳性。已查明鼻咽腫瘤高發家族外周,血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與鼻咽癌遺傳易感性有關。
4、人體感染了EB病毒后,將會誘發鼻咽腫瘤。
請問王振國教授鼻咽腫瘤有哪些臨床癥狀?
王振國教授介紹:鼻咽腫瘤發病于鼻腔與口咽之間的鼻咽部,因癥狀和體征多變,故易被忽視或誤診。常見臨床癥狀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約36.5%的鼻咽腫瘤患者,有頸淋巴結腫大癥狀,且進行治療時近70.6%患者會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
2、由于鼻咽腔內腫瘤血管比較脆,且外表無粘膜覆蓋,故較易出現回縮性血涕癥狀,一般發生在早晨起床后。
3、當鼻咽腫瘤發生在鼻咽側壁、側窩或咽鼓管開口上唇時,腫瘤壓迫咽鼓管可引發單側性耳鳴、聽力下降或中耳炎。
4、出現頭偏頭痛,輕者無須治療,重者需服藥或注射止痛針。晚期患者頭痛,可能是因三叉神經第1支末梢神經在硬腦膜處受刺激反射所引起的。
5、發生在鼻咽頂前壁的腫瘤,很易侵犯鼻腔后部,故約有48.6%的患者出現鼻塞癥狀,
6、當腫瘤侵入頭面部使神經組受損,會引起耳廓前部、顳部、面頰部、下唇和頦部皮膚的麻木或異常感覺。
7、若腫瘤直接侵犯或淋巴結轉移至莖突后區或舌下神經管,會使舌下神經受侵,引起伸舌偏向病側,伴有病側舌肌萎縮。
8、當腫瘤對動眼神經、視神經、迷走神經、舌咽神經產生損害時,患者會出現眼瞼下垂、眼球固定、視力減退或消失、聲啞和吞咽困難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