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內障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不同的病因,可為單眼或雙眼患病,有完全性或是不完全性晶體混濁。由于患眼有混濁的晶體遮擋,干擾了正常視網膜刺激,影響視覺系統的正常發育而可能產生剝奪性弱視,同時還可能導致或加重斜視、眼球震顫,嚴重影響患兒的視覺發育,所以其治療不同于成人白內障。必須早期治療先天性白內障,早期手術,使固視反射能正常建立。
1.保守治療
雙側不完全白內障如果視力在0.3以上,則不必手術。但嬰幼兒無法檢查視力,如果白內障位于中央,通過清亮的周邊部分能見到眼底,可不考慮手術。可長期用擴瞳劑,直到能檢查視力時,決定是否手術。但是阿托品擴瞳,產生了調節麻痹,因此閱讀時需戴眼鏡矯正。
應該注意的是視力與晶體混濁的密度有關,而與混濁范圍的關系不密切,如5.5mm的晶體混濁與2.0mm混濁視力可能相同。
以往曾認為單眼的不完全白內障不必手術。實際上術后及時采用遮蓋療法、光學矯正(戴鏡、配接觸鏡)、經絡穴位按摩、精細訓練、紅光刺激、后像等治療,還是可以達到比較好的視力的。
2.手術治療
(1)術前檢查:
眼部 :首先應了解患兒的視力。因3~4歲以下的兒童很難查視力,可通過患兒的固視反射,或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對視力進行初步判斷。為明確晶體混濁的性質和程度、混濁是在逐漸加重還是在退行,應定期做裂隙燈和眼底檢查。
(2)手術時間:因白內障的類型不同,選擇手術的時間亦不同。
雙眼完全性白內障: 應在出生后1~2周手術,最遲不可超過6個月。另一眼應在第一眼手術后48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手術。縮短手術時間間隔的目的更為了防止在手術后因單眼遮蓋而發生剝奪性弱視。
(3)光學虹膜切除術: 適用于散瞳后可提高視力且混濁范圍小的板層白內障、核性白內障或前后極白內障。虹膜切除后改變了瞳孔的大小和位置,切除部位通常選擇顳上象限,因上瞼遮蓋,對外觀無明顯影響。
(4)YAG激光與膜性白內障:先天性白內障吸出術后90%有繼發的膜形成,1/2以上的膜需手術切開才可提高視力。自從1982年YAG激光用于治療膜性白內障以后,在有條件的地方已廣泛應用,它具有簡單、有效和安全的優點。一次手術成功率為97%,95%以上治療后視力增進。白內障吸出術后一月即可行YAG激光后囊膜切開術,囊膜切口直徑可為3.7mm。
(5)人工晶體植入:Choyce(1955)首先在先天性白內障用前房型人工晶體,但有許多并發癥,現已不用。Shearin8(1977)首先用后房型人工晶體,近年來后房型人工晶體已廣泛用于成人和兒童。
(6)角膜接觸鏡:單眼先天性白內障早期手術,術后配帶接觸鏡是防治弱視和恢復視力的關鍵。單眼白內障手術后如果以眼鏡矯正,雙眼的影像差是22%~35%,接觸鏡的影像差可降至8%,而且沒有戴眼鏡矯正無晶體眼所產生的三棱鏡副作用(圖1),因此周邊部的視力比戴眼鏡好些,視網膜像面積增大。
溫馨提示:為使先天性白內障患者恢復視力,減少弱視和盲的發生,應該強調早期手術的重要性,以及術后配合積極的光學矯正措施和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