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直腸肛門、盆底肌功能紊亂的便秘患者,其長期療效較好。生物反饋治療是利用專門的設備,采集自身生理活動信息加以處理、放大,用人們熟悉的視覺或聽覺信號顯示,讓大腦皮層與這些臟器建立反饋聯系,通過不斷的正反嘗試,學會隨意控制生理活動,對偏離正常范圍的生理活動加以糾正,使病人達到“改變自我”的目的。
生物反饋治療可訓練患者在排便時松弛盆底肌肉,使排便時腹肌、盆底肌群活動協調;而對便意閾值異常的患者,應重視對排便反射的重建和調整對便意感知的訓練。訓練計劃并無特定規范,訓練強度較大,但安全有效。
對于盆底功能障礙患者,應優先選擇生物反饋治療,而不是手術。
認知療法
重度便秘患者常有焦慮甚至抑郁等心理因素或障礙的表現,應予以認知療法,使患者消除緊張情緒,必要時給予抗抑郁、抗焦慮治療,并請心理專科醫師協助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