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閉經的原因有很多種,婦女絕經是指卵巢功能進一步衰退以致最后消失的時期。卵巢停止每四周一次的排卵,絕經通常在女性45-55歲發生,而且此時可以永久的手術切除卵巢 。那么女性閉經應該怎樣進行治療呢?
1、HRT激素替代療法
原則上應以維持機體的健康為目標。如為預防絕經后退行性疾病則需要長期用藥。
(1)病因性治療
在生育期婦女由于血液中雌孕激素的周期性變化,參與協調機體生理活動,成為穩定女性機體內環境,維持健康的重要因素。絕經后由于雌孕激素持續低落,使婦女身心功能失調,機體產生一系列退行性病變導致部分婦女身體健康狀況低下。對這些由于雌激素缺乏而導致的相關健康問題給予病因性治療。
(2)生理性補充
目的為盡可能使絕經后婦女機體內各器官可以生理性地運行,以維持機體健康,并非使其內分泌狀況恢復到生育期中的卵巢周期的水平,即為生理性補充。生理性補充多主張用天然雌激素,即化學結構為雌酮,雌二醇和雌三醇。用量控制在血E2濃度在220pmol/L左右,或相當的雌激素活性范圍內,不宜超過550pmol/L。 超過此水平可導致其副作用的增加,由于避孕藥中雌孕激素劑量大,活性強、化學結構非生理性,不適于HRT中應用于生理性補充。
(3)在絕經過渡期HRT應以補充孕激素為主
在絕經過渡期卵泡的生長發育障礙逐漸增強,最后有功能的卵泡從卵巢內消失。此期相應的雌、孕激素改變為:首先有孕激素的相對不足,然后缺乏;雌激素缺乏周期性變化,雖可能有一過性的相對過高,總量逐漸降低,最后至缺乏,形成較長時間內相對過多的或單一無對抗的雌激素刺激,部分婦女可發生子宮內膜的不同程度增生性改變,以至惡變。因此,此期應以周期性補充孕激素為主,達到調整月經周期,并預防子宮內膜增生性病變。隨著雌激素逐漸缺乏,再同時補以雌激素等。
(4)絕經后期HRT應以補充雌激素為主
絕經后早期卵巢內卵泡活動基本停止。血中雌二醇濃度在1~2年內從生育期的約 150~1500pmol/L降至80pmol/L以下,低于維持機體器官生理功能的基礎水平。子宮內膜萎縮在絕經后2~3年內完成,骨丟失的速度在絕經后1~3年內最快,全身各器官產生相應的退行性改變。因此,要預防絕經后退行性病變應及時并長期補充雌激素,為對抗雌激素對子宮內膜增生的副作用,有子宮者需加用孕激素。
2、雌孕激素聯合用藥
序貫用藥
適用于圍絕經期尚有月經的婦女在服用雌激后半周期加用孕激素10~14天,防止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大部分婦女可有撤退性出血。已有各種方便使用的臨床劑型。
結合雌激素/甲羥孕酮 結合雌激素(倍美盈):每盒2板,一般為單純結合雌激素(倍美力)0.625mg/片,另一板含結合雌激素(倍美力)0.625mg加甲羥孕酮(安宮黃體酮)5mg,以顏色區分,順序服用。
雌二醇/炔諾酮(諾康律)28片包裝。12片藍片含17β-雌二醇2mg/片,10片白片含17β-雌醇2mg加醋酸炔諾酮1mg/片,6片紅片含17β-雌二醇1mg/片,順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