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應該如何進行治療?閉經是許多婦科疾病所共有的一個癥狀,是由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中的某一環節發生功能或器質性病變引起。按引起閉經的病變部位,可分為子宮性、卵巢性、垂體性和下丘腦性閉經。婦女年滿18周歲經尚未來潮稱為原發性閉經,約占閉經總數的5%,多為先天發育異常;月經已經來潮,而出現連續6個月月經不行者,稱為繼發性閉經,約占95%,病因各異。中醫學將本病稱之為“女子不月”、“月事不來”、“血枯”、“血隔”。
(1)一般治療
對因環境改變、精神創傷引起的一時性閉經,可通過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避免精神緊張及過度勞累等予以調整。對口服避孕藥引起閉經者,應停藥觀察。
(2)子宮內膜結核者
予以抗癆藥物治療。
(3)內分泌治療
適用于先天性腺發育不良、卵巢功能受損、垂體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等引起之閉經。
①雌激素治療,用于年齡較輕,雌激素水平較低的患者。
②孕激素治療,用于有一定量雌激素分泌的患者。
③雌孕激素治療,序貫性應用雌激素及黃體酮,以引起月經樣撤退出血。
④誘發排卵,可選用克羅米酚、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等。對垂體功能不足者,可選用HMC(絕經后促性腺激素),75-150u/日,肌注,用藥3—5天后,若雌激素未上升,可增加用量為150-225u/日,若雌激素已上升,可維持原量或減量,至卵泡成熟,一般需7~15天。在HMG末次注射的同時或停藥1-2日后給予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500-1000u/次,連續3-4天。但必須在B超監測下使用,防止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
(4)手術治療
①官腔黏連者,擴張富頸,分離黏連,并放置宮內節育器以防再黏連。
②對卵巢、垂體及其他部位的腫瘤可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