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肥胖是指人體攝入的熱量超過其消耗的熱量,導致脂肪成分在體內積累過多而形成的肥胖。以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的20%,表現畏熱、多汗、易疲勞等為主要臨床特征。因脂肪細胞的不同變化分為體質性肥胖和獲得性肥胖。其不良轉歸是形成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等多種疾病。單純性肥胖屬中醫的“痰證”、“水腫”、“虛勞”等范疇。
單純性肥胖辯證分型
1、痰瘀內積癥狀
形體肥胖,動則神疲氣短易汗,頭暈胸悶脘院脅脹問或痛,或脅下疤塊。舌黯胖,苔薄白或膩,脈濡細。
證候分析
年長體弱,脾腎氣虛,痰瘀內積,故形體肥胖,動則神疲氣短,易汗;痰瘀阻絡,清竅失充,則頭暈;心脈不暢,則胸悶;肝胃氣滯,則院脅脹問或痛;瘀結肝絡,則致脅下疤塊(脂肪肝);舌黯胖,苔薄白或膩,脈儒細,均為脾腎氣虛,痰瘀內積之征。
2、氣虛痰壅癥狀
形體肥胖,動則氣短、汗出,膚色少華,精神倦怠,嗜睡,納谷不振,胃院脹滿,或大便溏薄,或四肢浮腫及頭身困重。舌胖,苔白,脈細滑。
證候分析
脾氣虛損,痰濕內壅,則形體肥胖。
母病及子,肺牌兩虛,則動輒氣短、汗出;水谷精微不歸正化,故營血不充,無以充身,則膚色少華;清陽不升洲精神倦怠,嗜睡;脾虛氣滯,運化失常,則納谷不振,院腹脹滿,大便溏薄;氣虛濕郁,則四肢浮腫及頭身困重;舌胖,苔白,脈細滑,均為氣虛痰壅之征。
3、陰陽失調癥狀
形體肥胖,煩躁怕熱,時有畏寒肢冷,情緒抑郁或興奮,失眠,嗜臥懶動,腰脊酸楚,下肢浮腫,午后尤甚,婦女月經不調。舌淡紅,苔薄,脈細弱或細弦。
證候分析
中年以后,腎氣虧損,蒸騰氣化水液功能減弱,水濕痰濁內積,易致肥胖;腎陰虛,虛熱內生,則煩躁怕熱;肝失滋養,情志調節失常,則情緒抑郁或興奮;肝火擾心,則失眠;肝腎兩虛,沖任失充,則婦女月經不調;腎陽虛,脾陽亦虧,痰濕滯留,則嗜臥懶動,腰脊酸楚,下肢浮腫;舌淡紅,苔薄,脈細弱或細弦,均為腎之陰陽失調之征。
4、痰熱壅積癥狀
形體肥胖,面有油光,胃納極佳,畏熱煩躁,口苦咽干,或見尿黃便秘。舌紅,苔薄黃,脈弦滑。
證候分析
肥甘厚膩,得胃火煎熬,致痰熱壅積,則形體肥胖,面有油光;胃火旺盛,則消谷善饑,畏熱煩躁;胃火灼津,則日苦咽干,尿黃便秘;舌紅,苔薄黃,脈弦滑,均為痰熱壅積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