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炎可分為急性氣管炎和慢性氣管炎。一般情況,慢性氣管炎多由急性氣管炎發展而至,病程較長,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喘氣,胸悶等嚴重癥狀。特別是體質較差的朋友,危害更為嚴重,故要注重觀察病情變化,以便能夠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快速治愈該病。
急性氣管炎起病較急,有畏寒、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并出現咳嗽,先是干咳,以后逐漸有痰。可咯出粘痰或膿痰,咳劇時胸骨后疼痛,痰中可有血絲。病程約一周。老年人及兒童抵抗力較差,容易發展成支氣管肺炎及肺結核(肺結核【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排菌者為其重要的傳染源。)。
急性氣管炎常見于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多為呼吸道病毒所致,發病可急可緩,早期表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狀,如流涕、干咳。2-3天后咳嗽逐漸加劇,伴分泌物增多,初為白色粘痰,后可為膿性痰。發熱可有可無,熱度高低不限。兒童可訴有頭痛、胸痛、疲乏。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嬰幼兒常有嘔吐、腹瀉。病程約5-10天,也有持續3周左右。
肺部體征:早期呼吸音可正常。如氣管病變為主,僅呼吸音粗糙;支氣管病變為主,則在胸背中下部可聽到干性及中粗濕羅音,且隨體位及咳嗽而改變。有時也可聽到呼氣音延長高音調哮鳴音。為分泌物增多,管腔粘膜充血、水腫使氣管變窄之故。
急性氣管炎臨床表現癥狀,經過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治療后好轉,但易復發。至5-6歲后漸見緩解。致病原檢查多為病毒感染,亦不能排除過敏、體質及環境等因素。部分病例可發展成慢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哮喘,感染時,周圍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由細菌引起或合并細菌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多。
氣管炎的另一種類型是慢性氣管炎。慢性氣管炎的癥狀開始的時候就是晨咳并咳出痰液的,有的時候干咳,有的時候咳出白粘的痰液。慢性氣管炎到晚期的癥狀是呼吸困難,咳嗽,喘氣,胸悶,嚴重的時候會鼻翼煽動,張口抬肩,不能平臥,喘息的時候帶有哮鳴音。
由于夜間睡眠后氣管炎患者管腔內蓄積痰液,加以副交感神經相對興奮,支氣管分泌物增加,因此,起床后或體位變動引起刺激排痰,常以清晨排痰較多,痰液一般為白色粘液或漿液泡沫性,偶可帶血。若有嚴重而反復咯血,提示嚴重的肺部疾病,如腫瘤。急性發作伴有細菌感染時,則變為粘液膿性,咳嗽和痰量亦隨之增加。
溫馨提示:若患者咳嗽日久不愈,耗傷正氣,肺脾虛弱。平時可以多選用一些具有健脾、益肺、補腎、理氣、化痰的食物,如豬、牛、羊肺臟及枇杷、橘子、梨、百合、大棗、蓮子、杏仁、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增強體質,改善氣管炎癥狀。
【參考文獻:《呼吸科臨床心得》《專家解答支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