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期(局部缺血期)主要表現為患肢麻木、發涼、酸脹和間歇性跛行即患者行走一段距離后足底或小腿肌肉酸痛,被迫停止行走,休息3-5分鐘后疼痛緩解后仍可行走,步行同等距離又發生疼痛。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2.第二期(營養障礙期)除第一期的臨床表現外,患肢缺血性疼痛由間歇性跛行轉為持續性靜息痛。并出現患肢營養障礙表現,如皮膚干燥、無汗,皮色蒼白、瘀紫或潮紅,趾甲增厚、變形,汗毛脫落,小腿肌肉萎縮等。
以夜間疼痛最為劇烈,常抱足而坐,終夜難眠。有的可伴有缺血性神經炎。
3.第三期(組織壞死期)除第一、第二期的臨床表現外,患肢出現缺血性潰瘍、壞疽。開始為干性壞疽,繼發感染后轉變為濕性壞疽。
以上就是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臨床分期,現在大家都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