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說直腸癌是比較嚴重的生活方式病,這固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直腸癌疾病在剛發生的時候,幾乎是無癥狀表現的。這是不利于大家的及時發現的。專家表示,近年來,直腸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給大家的健康帶來極大的隱患,但直腸癌其實是可以預防的,也是可以控制的,明確直腸癌的成因,做好早期的預防和篩查診斷對于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那么得了直腸癌有什么前兆表現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得了直腸癌有什么前兆表現嗎?
便血
便血往往是直腸癌患者的第一個癥狀,經常是便后便紙上有血。很多人會認為是痔瘡問題而耽誤正確診斷。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便血,都應由醫生做肛門的檢查或者做一個簡單的肛鏡,這對直腸癌的診斷是非常有價值的。
腹痛
當結直腸癌有糜爛,繼發感染,由于相應的腸段蠕動增加和痙攣,可出現腹痛。部分患者以持續腹部隱痛為首發或突出的癥狀。當疼痛出現在右下腹,常被誤診為慢性闌尾炎。另一些患者表現為典型的不完全性腸梗阻性腹痛,疼痛為陣發性絞痛。當這些癥狀反復出現時,應盡快就醫。
大便習慣改變
多數人有每日排便的習慣,如果沒有其他原因(包括旅行、生活環境變化及服用土霉素等),近段時間卻常常發生便秘、腹瀉(一天好幾次大便或者好幾天一次大便)就應引起注意。大便形狀變細也應引起重視。
腹瀉
每日排便次數多達幾次甚至十幾次,出現黏液血便或溏薄的稀便,有些人還伴有排便不凈感(里急后重感),按照常規治療兩周以上仍無效,應考慮是否為結直腸癌的癥狀。
轉移癥狀
直腸癌可發生癌細胞轉移現象,常見的轉移部位主要有肝、肺、骨等,可導致相應的癥狀發生。直腸癌發生肝轉移時可出現肝腫大、腹水、黃疸等癥狀發生,發生肺轉移時可出現咳嗽、咯血、胸痛等癥狀發生,轉移至膀胱時可出現尿頻、排尿困難、尿痛等癥狀。
防癌要重視早期篩查,在息肉、腺瘤的階段,終止它的癌變過程,防患于未然。但由于檢查部位比較隱秘,有的患者不好意思就診,導致延誤了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機會。
得了直腸癌有什么前兆表現嗎?專家解釋說,早期直腸癌的癥狀表現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決定,不同直腸癌患者的癥狀表現略微有所差別,但多數情況情況下都為腹部隱痛,或者是腹部不適為主,主要特點是斷斷續續。所以,也并沒有特異性,不僅如此患有直腸癌還可導致食欲減退、消瘦、全身無力、貧血、體重下降等癥狀發生,病情嚴重時還可呈惡病質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