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過多經期持續時間過長,月經過少,經量及經期均少,這是較為較為明顯的月經不調兩大癥狀。而臨床上出血屬于比較嚴重的月經不調的癥狀,主要是指子宮的出血,常見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對女性朋友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所以及時接受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月經不調的四個基本癥狀
1、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指平時月經周期正常,突然出現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屬于排卵型功血基礎體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這是常見的月經不調的癥狀。
2、月經中期出血(又稱經間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兩次規律正常的月經周期中間出現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導致的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這是月經不調的癥狀中比較常見的一種。
(1)功能性子宮出血。指內外生殖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由內分泌調節系統失調所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是最常見的月經不調的癥狀,常見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分為排卵性和無排卵性兩類,約85%病例屬無排卵性功血。
(2)絕經后陰道出血。指月經停止6個月后的出血,常由惡性腫瘤、炎癥等引起,也是常見的月經不調的癥狀。
(3)不規則子宮出血。這種月經不調的癥狀包括:月經過多或持續時間過長。常見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增殖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月經過少,經量及經期均少;月經頻發即月經間隔少于25天;月經周期延長即月經間隔長于35天;不規則出血,可由各種原因引起,出血全無規律性。以上幾種月經不調的癥狀可由局部原因、內分泌原因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4)閉經。同樣是常見的月經不調的癥狀,指從未來過月經或月經周期已建立后又停止3個周期以上的情況,前者為原發性閉經,后者為繼發性閉經。
3、經期延長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正常,但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凈。有炎癥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這些都是常見的月經不調的癥狀。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內膜修復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后,仍有少量持續性陰道出血。
4、經期延遲平時月經規律,也是常見的月經不調的癥狀。月經錯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連續出現兩個月經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溫馨提示:月經正常的女性,每月都會如期來一次月經,且持續天數不會超過七天以上。那月經一般持續幾天算正常?對于大多數月經正常的女性來說,正常月經持續2-7天,多數為4-5天。若超過七天或低于兩天者,多屬月經不調的范疇。女性正常的月經血一般呈暗紅色,開始色較淺,以后逐漸加深,最后又轉為淡紅色而干凈。
【參考文獻:《女性健康事典》《婦科常見病必讀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