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的紅眼病是傳染性結膜炎,又叫暴發火眼,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眼部疾患。根據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為細菌性結膜炎和病毒性結膜炎兩類,其臨床癥狀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結膜炎為重。本病全年均可發生,以春夏季節多見。紅眼病是通過接觸傳染的眼病,如接觸患者用過的毛巾、洗臉用具、水龍頭、門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幼兒園、學校、醫院、工廠等集體單位廣泛傳播,造成暴發流行。
紅眼病一般不影響視力,如果大量粘液膿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時,可有暫時性視物模糊或虹視(眼前有彩虹樣光圈),一旦將分泌物擦去,視物即可清晰。如果細菌或病毒感染影響到角膜時,則畏光、流淚、疼痛加重,視力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紅眼病常見的癥狀表現
1、患眼刺癢
患者感染紅眼病后,眼睛刺癢且有異物感,嚴重時有眼瞼沉重、畏光流淚及灼熱感。有時分泌物會附著在角膜表面瞳孔區,造成暫時性視物不清,沖洗后即可恢復視力。
由于分泌物的刺激,患者在早上醒來以后會出現眼瞼黏住的情況,少數患者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全身癥狀。
2、眼瞼腫脹
患者的雙眼呈鮮紅色,這是因為結膜充血,而眼瞼腫脹明顯,以瞼部及穹隆部結膜最為顯著,嚴重的結膜表面可覆蓋一層易于揉掉的偽膜,所以又稱偽膜性結膜炎。
3、球結膜充血水腫
由于病菌的侵入,造成球結膜水腫,并且失去透明度,角膜與結膜表面、瞼緣等部位有粘液性或膿性分泌物覆蓋。可出現結膜高度充血水腫并伴有散在性小點片狀出血。在做相關檢查時容易發現。
較為嚴重時病變開始呈淺層點狀角膜浸潤,位于角膜緣內側,以后浸潤互相融合,形成弓形淺層潰瘍。
紅眼病的中醫辨證分型
1、風重于熱
胞瞼微紅,白睛紅赤,癢澀并作,羞明多淚。伴見頭痛鼻塞、惡風發熱。舌紅,苔薄白,脈浮數。
2、熱重于風
胞瞼紅腫,白睛紅赤壅腫,熱淚如湯,眵多膠結,怕熱畏光,口干溺黃。舌紅,苔黃,脈數。
3、風熱俱盛
胞瞼紅腫,白睛紅赤壅腫,瞼內面或有偽膜。患眼沙澀、灼熱、疼痛。舌紅,苔黃,脈數。
溫馨提示:患者在日常一定要遵循醫囑服藥,醫生會根據病人病情和對藥物過敏情況把握用藥或用量,避免潛在的危機。防范的方法不一定是要點護理眼藥水,長期點眼藥水相反會破壞眼內環境,引起諸多眼病。避免引發“紅眼病”,只要不經常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