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靜脈周圍炎大多累及雙眼,但雙眼病情嚴重程度及復發頻度并不一致,一眼有玻璃體大量積血眼底不能檢查時,不論另外一只眼有無癥狀,均應充分散瞳后檢查眼底,如在眼底周邊部見到一處或數處靜脈小分支充盈,扭曲,附近有出血及或滲出病灶,靜脈管壁白鞘或混濁,即為視網膜靜脈周圍炎。
視網膜靜脈周圍炎的癥狀表現:
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患者眼底在玻璃體有大量積血時不能看到,只見黑色或輕度紅色反射。玻璃體出血吸收后,才能看見本病的主要改變,但玻璃體常遺留或多或少的不規則條索狀、膜狀或塵狀混濁。周邊視網膜呈現不同程度的擴張、充血、管徑不規則和紆曲,鄰近的視網膜上有火焰狀或不規則形狀出血,在小靜脈壁上或附近可見到白色結節狀或不規則滲出。
當病變進行時受侵犯的小靜脈愈來愈多,并且逐漸波及大支。有時大支先受侵犯。病變附近的小動脈偶然亦有同樣病變。有的病例在活動期可合并脈絡膜視網膜炎。在出血后幾周內,視網膜出血、滲出等病變常自行好轉。但在病變未完全吸收之前,又可出現新的出血。反覆發病的過程中,往往發生機化與新生血管增殖,形成增殖性視網膜病變,并可導致繼發生視網膜脫離。
視網膜靜脈周圍炎可見兩種不同情況。一是肉芽腫性,病變視網膜靜脈管壁周圍組織淋巴細胞結節狀浸潤,其間雜有上皮樣細胞及巨細胞。靜脈壁可見膨出,靜脈內皮細胞亦有增生,嚴重時可阻塞管腔而使血管停滯。視網膜組織可見裂隙,并有內皮細胞覆蓋,可能是代表血管吻合的開始。另一類視網膜靜脈周圍炎比較多見,表現為非特異性炎癥改變。這兩種性質的靜脈炎癥,均可見到病灶附近視網膜及玻璃體出血。在偶然情況下,亦可波及鄰近小動脈。病灶附近纖維蛋白團塊,以及視網膜及玻璃體的出血,終于成為機化膜,形成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疾病。
溫馨提示:視網膜靜脈周圍炎除少數是結核菌由血源或局部蔓延直接侵襲外,就大多數而言,則為由結核菌素引起的Ⅲ型變態反應,此等病例全身及眼療均無活動性結核,或僅有陳舊性病變(如肺部、肺門部鈣化灶),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強陽性,并可誘發病灶反應,使視網膜靜脈炎癥及玻璃體積血突然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