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視患者由于調節反應的遲鈍,經過努力可以看清近處物體,再看遠處物體時,由于睫狀體緊張不能馬上放松,因而形成暫時近視。再看近處物體時又有短時間的模糊,即調節反應遲鈍的表現,再繼續發展,就會出現眼酸、眼脹痛、眼皮抽搐、眼干澀、畏光流淚、頭痛、頭暈、惡心、煩躁等一系列視疲勞癥狀,老視是中老年產生視疲勞的主要原因。
老視的癥狀表現:
1.視近困難
患者會逐漸發現在往常習慣的工作距離閱讀,看不清楚小字體,與近視患者相反,患者會不自覺地將頭后仰或者把書報拿到更遠的地方才能把字看清,而且所需的閱讀距離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
2.閱讀需要更強的照明度
開始時,晚上看書有些不舒適,因為晚上燈光較暗,照明不足不僅使視分辨閾升高,還使瞳孔散大,由于瞳孔散大在視網膜上形成較大的彌散圈,因而使老視眼的癥狀更加明顯,隨著年齡的增長,即使在白天從事近距離工作也易于疲勞,所以老視眼的人,晚上看書喜歡用較亮的燈光,有時把燈光放在書本和眼的中間,這樣不但可以增加書本與文字之間的對比度,而且還可以使瞳孔縮小,但是燈光放在眼前必然造成眩光的干擾,這種干擾光源愈接近視軸,對視力的影響就愈大,有些老人喜歡在陽光下看書,就是這個原因。
3.視近不能持久
調節不足就是近點逐漸變遠,經過努力還可看清楚近處物體,如果這種努力超過限度,引起睫狀體的緊張,再看遠處物體時,由于睫狀體的緊張不能馬上放松,因而形成暫時近視,再看近處物體時又有短時間的模糊,此即調節反應遲鈍的表現,當睫狀肌的作用接近其功能極限,并且不能堅持工作時,就產生疲勞,因為調節力減退,患者要在接近雙眼調節極限的狀態下近距離工作,所以不能持久,同時由于調節集合的聯動效應,過度調節會引起過度的集合,這也是產生不舒適的一個因素,故看報易串行,字跡成雙,最后無法閱讀,某些患者甚至會出現眼脹,流淚,頭痛,眼部發癢等視疲勞癥狀。
溫馨提示:老視的不適感覺因人而異,因為它與個人基礎屈光狀態,用眼習慣,職業及愛好等因素都有關,例如,一位從事近距離精細工作者對老視的主觀感覺就會比以觀看遠距車輛和交通燈為主要任務的交通警察強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