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室性心動過速的原因與發生于各類器質性心臟病有關,患者最常表現出來的癥狀就是心慌、胸悶、胸痛等,這些都是對于患者來說非常常見的癥狀,但是還有許多在患者身上并不顯而易見的癥狀特征,需要患者更多的去了解,以便為日后的治療做充分的準備。
1.臨床表現
(1)癥狀: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時的臨床表現并不一致。
①有癥狀:可出現心慌、胸悶、胸痛、黑蒙、暈厥,其臨床特征是發病突然,經治療或自限性突然消失,發作時病人突感心悸、心率加快、精神不安、恐懼、心前區不適、頭或頸部發脹及跳動感。
②無癥狀: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的人通常無癥狀,僅在體檢或24h動態心電圖中發現。
(2)體征:聽診心率輕度不規則,第一、二心音分裂,收縮期血壓可隨心搏變化。如發生完全性房室分離,第一心音強度經常發生變化,頸靜脈間歇出現巨大a 波。當心室搏動逆傳并持續奪獲心房,心房與心室幾乎同時發生收縮,頸靜脈呈現規律而巨大的a 波。
2.分類
(1)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又稱期前收縮型室性心動過速,是指連續出現3個或3 個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縮而組成的室性心動過速。常常為一個室性期前收縮所激發,若持續30s 以上稱為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發作<30s,稱為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反復發作,僅被1~2 3="" qrs="">0.12s,并有繼發性st-t 改變。②頻率在120~180 次/min,若低于110 次/min 則稱為非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心率>200 次以上心電圖出現正弦波稱為心室撲動。③qrs 波群之前無恒定的p 波,即p 波與qrs波群之間無固定關系。④心律規則或輕度不規則r-r 間隔差<0.03s。⑤心動過速發作時,可出現心室奪獲或室性融合波。⑥室性心動過速表現為突然發作,突然終止。
(2)非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也有人稱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緩慢的室性心動過速、心室自搏性心動過速等,是指位于心室的異位節律點自律性增高,而接近或略微超過竇性起搏點的自律性,而暫時控制心室的一種心動過速。多見于較嚴重的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室壁瘤、心肌病等,以及洋地黃藥物中毒或電解質平衡失調。其心電圖特點為:①節律規則,心率為60~100次/min,,②qrs 波群連續出現3 個或3 個以上,其前無恒定的p 波。③qrs 波群寬大畸形。④可見心室奪獲或室性融合波。⑤部分qrs 波群之后可見逆行性p波。⑥室性心動過速可與竇性心律交替出現。
積極治療原發病,去除誘因,控制及治療致命性室性期前收縮,選擇有效且副作用少的藥物預防室速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