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嘔吐應該做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
1.血象
嘔吐引起吸入性肺炎并遷延不愈時,可出現感染性血象,如原發病因為感染引起的嘔吐,如敗血癥,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也為感染性血象。
2.血氣分析及血生化檢查
可了解患兒是否存在酸中毒,電解質紊亂,血鈉,鉀,氯以及肝功能等,可結合具體病情選送。
3.尿,便常規
應做尿,便常規和大便潛血實驗等。
4.腦脊液檢查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或顱內出血等,腦脊液檢查有相應改變。
5.內分泌及遺傳代謝病檢查
如已排除消化道,中樞神經等疾病,而患兒仍然頻繁嘔吐,應進一步做內分泌,代謝病方面檢查,一些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由于代謝紊亂而導致嘔吐,如氨基酸代謝疾病(高氨血癥,苯丙酮尿癥,甘氨酸血癥),糖代謝疾病(半乳糖血癥,楓糖尿癥),腎上腺皮質增生癥等,應作血氨,血糖等相應實驗室檢查。
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①腹部透視和攝片
腹部透視和攝片是新生兒嘔吐時最常用的診斷方法,為了更好地觀察脹氣的腸曲和液平,應該采用立位透視和攝片,也可以采用側位水平投照法攝片。
②鋇餐或鋇灌腸檢查
可以觀察食管,胃和腸道的形態和功能,對消化道疾道德敗壞的診斷有重要價值,疑有胃腸道完全性梗阻或穿孔的新生兒,禁用鋇劑造影,疑有食管閉鎖或食管氣管瘺者可用水溶性碘劑造影,并于造影后及時將造影劑吸出。
③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對腹水的探查,腹部腫物部位和性質的診斷,腹腔內游離氣體的存在等,都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對膽總管囊腫,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疾病的診斷方面都優于X線檢查,現在,肥大性幽門狹窄的超聲檢查已經基本取代了鋇餐檢查,超聲檢查不僅可以觀察到胃腸道的某些改變,而且能直接觀察肝膽系統,泌尿系統,循環系統等改變及其對消化道的影響,對嘔吐病因的診斷有很大幫助。
④胃鏡
新生兒常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臨床應用較少,胃鏡檢查可以對粘膜充血,出血,水腫,潰瘍,瘢痕,腫瘤和先天畸形等情況進行直接的觀察,對某些食管,胃部疾病具有確診意義。
2.B超
因病因不同而異,對幽門肥厚性狹窄,可做腹部超聲檢查,顱內出血或其他占位病變,應做頭顱B超。
3.腦CT
有顱內壓增高表現時應作腦CT檢查,以明確腦水腫,腦積水,顱內出血,顱內腫瘤等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的嘔吐。
4.鼻胃管檢查
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檢查上消化道畸形的方法,當遇到母親羊水過多,或出生后短期內嬰兒出現口吐螃蟹樣泡沫時,應該在產房內下鼻胃管檢查,正常時鼻胃管能夠順利進入胃內,并抽出少量液體,如鼻胃管下降受阻或從口腔或鼻腔內折返回來,提示食管閉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