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期可長可短,多數在感染后半年左右緩慢發病,病程較長,癥狀隨蟲體寄生的部位不同而異,以胸、腹、腦損害的表現最多見。
(一)全身癥狀
早期可有低熱或弛張型發熱,持續數周,出現乏力、食欲減退,咳嗽、盜汗和反復蕁麻疹等癥狀。
(二)呼吸道癥狀
肺為衛氏肺吸蟲最常寄生的部位,表現為咳嗽、咯痰,初期痰帶血絲,隨病情進展痰的顏色變為鐵銹色或褐色,此為本病的特征性表現;部分病人可有胸腔積液,出現胸悶、胸痛,量多時可出現呼吸困難,胸水多為草綠色或血性。
(三)腹部癥狀
早期可有腹痛、腹瀉或惡心嘔吐,少數有血便。腹痛以右下腹多見,但無肌緊張感,有時可捫及結節或腫塊。蟲體在腹腔游走可引起腹膜炎表現。斯氏肺吸蟲的蚴蟲較常侵入肝臟,可致肝腫大、肝功能受損或形成肝膿腫或囊腫。
(四)皮下結節或包塊
包塊或結節位于皮下組織或肌肉中,多見于腹部至大腿之間。衛氏肺吸蟲的皮下結節發生率約為20%,直徑約1~2cm,大的較軟,小的較硬,有輕微壓痛,結節內可發現成蟲或蟲卵;斯氏肺吸蟲則高達80%,是其特征性表現,包塊大小不一,游走性強,常反復出現。邊界不清,有輕度壓痛,活檢為嗜酸性肉芽腫,有時可見蚴蟲,但無蟲卵。
(五)神經系統疾病
腦型肺吸蟲病多見于兒童。早期可有顱內壓增高和炎癥表現,如頭痛、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發熱、驚厥、腦膜刺激征等。其頭痛特點為陣發性劇痛,針刺或蟲鉆樣痛,止痛、鎮靜劑常無效,但能自行緩解。發作時患兒十分痛苦,捶頭扯發。冷汗淋漓,間歇期則嬉戲如常。腦組織破壞后可出現癱瘓、感覺障礙、失語、偏盲等。脊髓型肺吸蟲病少見,主要表現為脊髓受壓,出現運動障礙,如下肢無力,行走困難甚至截癱。
(六)其他部分
肺吸蟲病人可有心包積液,量不定,為黃色或血性;當肺吸蟲侵入眼球后組織時可表現為眼球脹痛、眼球突出或眼周皮下組織結節,一般不影響視力,眼底檢查大多正常。此型以斯氏肺吸蟲病多見,約占10%。
以上內容就是肺吸蟲病有什么表現的詳細介紹,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