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酮尿癥(PKU)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故新生兒即有高苯丙氨酸血癥,因未進食,血苯丙氨酸及其有害的代謝產物濃度不高,故出生時無臨床表現,如果對新生兒未作苯丙酮尿癥篩選,隨著喂食的時間延長,血中苯丙氨酸及其代謝產物逐漸升高,臨床癥狀才漸漸表現出來,
一、苯丙酮尿癥主要臨床表現有:
1.生長發育遲緩:
除軀體生長發育遲緩外,主要表現在智力發育遲緩,表現在智商低于同齡正常嬰兒,生后4~9個月即可出現,重型者智商低于50,約14%以上兒童達白癡水平,語言發育障礙尤為明顯,這些表現提示大腦發育障礙,限制新生兒攝入苯丙氨酸可防止智力發育障礙,重型PKU患兒智力發育障礙比輕型者血中苯丙氨酸濃度高,據此可以認為智力發育障礙與苯丙氨酸毒性有關,但更為詳細的病理生理機制仍不清楚。
2.神經精神表現:
由于有腦萎縮而有小腦畸形,反復發作的抽搐,但隨年齡增大而減輕,肌張力增高,反射亢進,常有興奮不安,多動和異常行為。
3.皮膚毛發表現:
皮膚常干燥,易有濕疹和皮膚劃痕癥,由于酪氨酸酶受抑,使黑色素合成減少,故患兒毛發色淡而呈棕色。
4.其他:
由于苯丙氨酸羥化酶缺乏,苯丙氨酸從另一通路產生苯乳酸和苯乙酸增多,從汗液和尿中排出而有霉臭味(或鼠氣味)。
一般而言,臨床表現與PAH基因突變的類型與臨床表型的嚴重性相關,輔因子缺乏比PAH蛋白異常的臨床表型較輕。
二、苯丙酮尿癥可以并發哪些疾病?
患者可能有神經癥狀和身體上的某些特征舉動,如節律性搖晃動作、震顫、腱反射活躍、肌張力增高,重癥患者可伴腦性癱瘓,有部分患者嬰兒期可合并癲癇發作,多表現為嬰兒痙攣癥。癲癇發作可隨年齡增長而變換發作形式。
智力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障礙尤甚。約80%有腦電圖異常,可表現為高峰節律紊亂、灶性棘波等,,絕大多數患兒有抑郁、多動、孤獨癥傾向等精神行為異常,如不進行及時合理的治療最終將造成中度至極重度的智力低下。
有部分患者會合并濕疹等皮膚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