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在3歲以下嬰幼兒的死因順位逐漸前移,目前已從第三升到了第一。每年出生的新生兒中約有10-15萬以上的寶寶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約有20%-50%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一歲以內自然死亡。
雖然現在對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都可以應用手術矯治,然而有不少先天性心臟病由于沒在及時發現,等到出現明顯先天性心臟病癥狀時去醫院看病,已為時太晚,故而失去手術機會,造成惡性后果。因此,早期診斷、及時發現先天性心臟病癥狀并治療是使孩子完全恢復健康的重要關鍵。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危害小兒健康、威脅生命的嚴重疾病。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小兒并不少見,有的生下來就有癥狀,容易早期診斷,有的生下來很好,以后才逐漸出現先天性心臟病癥狀,也有的外表一直健康但有心血管畸形,往往容易忽略。雖然現在對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都可以應用手術矯治,然而有不少先天性心臟病由于沒在及時發現先天性心臟病癥狀,等到出現明顯癥狀時去醫院看病,已為時太晚,故而失去手術機會,造成惡性后果。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治療是使孩子完全恢復健康的重要關鍵。
一般來說,家族中沒有遺傳性疾病,父母健康,妊娠及生產順利,嬰兒發育正常,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機會會少得多。對有上述情況的家庭,父母就應對孩子的健康狀況更加重視。察覺到小兒有下列癥狀時,首先要考慮到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以便明確診斷,有的放矢地加強治療。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徹底治愈先天性心臟病的重要環節。
早發現:先天性心臟病早期多汗、喂養困難,易感冒、消瘦。一般家長不會聯想到心臟病。有的患兒反復肺炎、經常用藥治療。
孩子發育遲緩,體重不增、消瘦、多汗,這些是心功能不全或心排血量不足的表現,切莫誤認為營養不良或有佝僂病。
孩子呼吸急促,喂奶困難或喂奶時嗆咳甚至拒食,這些是比較明顯的心功能不全的征象。
反復的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尤其是肺炎的孩子,可能與護理不當或抵抗力有關,但不乏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病情較重的小兒甚至可有哭聲嘶啞和哭之無聲,這是由于擴大的心臟或血管壓迫喉返神經所致。
有些嚴重癥狀如小兒紫紺,浮腫等更應想到先天性心臟病,并找醫生診治。
兒童訴說易疲乏,可能與心臟疾病有關系,還有的兒童長出氣,有的口周發青,這些都應引起重視。
早診斷:要經過專業心臟醫生的檢查、聽診,明確診斷,為治療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
早治療:以前人們對先天性心臟手術治療存在一些誤區,導致一些病人因此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其實嬰兒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是最有利的治療方法。所以先天性心臟病早治療可以減少很多并發癥如肺動脈高壓、心功能不全等,及時治療不影響以后的生長發育。
以上文章就是有關這方面問題的介紹,相信讀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對您肯定也能有所幫助。在此,專家建議患者和家屬,病發原因還是要去醫院進行科學規范的檢查之后才能確定,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夠及時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當然如果您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問題,可以點擊我們的在線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