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上,當各種急性或慢性肝病用其他內外科方法無法治愈,預計在短期內(6-12個月)無法避免死亡者均是肝移植的適應癥。起初肝移植僅是一個挽救生命的過程,而現在,隨著外科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型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和臨床經驗的不斷積累,肝移植圍手術期并發癥和死亡率顯著下降,術后存活率和存活時間不斷提高。因此,肝臟病變所產生的癥狀導致患者的生存質量嚴重下降時,也成為肝移植的主要適應癥之一。
通常術后很多患者都不太注意肝移植還會帶來病癥,這種疾病很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同時還會影響生活,那么肝移植引發哪些病癥,具體介紹如下。
1、大血管結塊
有時負責向肝臟輸血的大血管會堵塞或者關閉。這可能導致肝功能衰竭,需要移植另外一塊肝臟。
2、膽管問題
有時膽管和腸之間的連接部分未完全愈合,膽汁泄露。或者有時疤痕組織阻塞了膽管,導致膽汁無法流動。
3、大出血
這在移植手術后常見,因為新的肝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制造足夠的凝血蛋白。大多數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在手術期間需要輸血來防止失血。有些人可能需要在24至48小時內再次手術以控制大出血。
4、排異反應
在正常情況下人體會對外來器官出現排異反應。即使人們通過吃藥來抑制這種反應,大多數患者還是會出現1次以上的排異反應,需要通過增加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來治療著這種情況。
5、癌癥
這又是一種是用免疫抑制劑藥物帶來的長期影響,因為它們干涉了免疫細胞的正常作用,免疫細胞本可以在腫瘤形成前攻擊并殺死它。在這種情況下最易發展成的癌癥是皮膚癌合淋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