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病是由多種病原及多種病因而引起的一種疾病。小兒腹瀉有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大多數是因為喂養不當,對牛奶或食物過敏等引起的。感染因素是由各個病毒感染腸道引起的。所以要分辨寶寶是正常的生理腹瀉還是病毒腹瀉。以下是小兒病毒性腹瀉的癥狀:
1.消化道癥狀
腹瀉時大便次數增多,量增加,性質改變,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狀便,水樣便,或是黏液膿血便,判斷腹瀉時糞便的性狀比次數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瀉,人乳喂養兒每天排便2~4次呈糊狀,也不是腹瀉,惡心,嘔吐是常見的伴發癥狀,嚴重者嘔吐咖啡樣物,其他可有腹痛,腹脹,食欲不振等癥狀。
2.全身癥狀
病情嚴重者全身癥狀明顯,大多數有發熱,體溫38~40℃,少數高達40℃以上,可出現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驚厥,甚至昏迷等表現,隨著全身癥狀加重,可引起神經系統,心,肝,腎功能失調。
3.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
主要為脫水及代謝性酸中毒,有時還有低鉀血癥,低鈣血癥。
4.脫水
由于腹瀉與嘔吐丟失大量的水和電解質,使體內保留水分的能力減低;嚴重嘔吐,禁食,食欲減低或拒食,使食物和液體攝入量均減少;患兒發熱,呼吸加快,酸中毒者呼吸加深,使不顯性失水增加,根據水,電解質損失的量及性質不同分為3種類型:等滲性脫水(血清鈉濃度130~150mmol/L),低滲性脫水(血清鈉濃度<130mmol>150mmol/L),大多數急性腹瀉患兒為等滲性脫水,一般表現為體重減輕,口渴不安,皮膚蒼白或蒼灰,彈性差,前囟和眼眶凹陷,黏膜干燥,眼淚減少,尿量減少,嚴重者可導致循環障礙,按脫水程度分為輕,中,重度,脫水的評估。
溫馨提示
在生活中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患者一定要多喝水,防止小兒腹瀉的疾病對健康造成威脅,多吃對飲食有幫助的食物,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定期做治療,祝大家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