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腺瘤可能并發那些疾病?腦垂體瘤系良性腺瘤,是鞍區最常見的腫瘤,約10萬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來有增多趨勢,特別是育齡婦女。
腦垂體腺瘤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視力視野障礙及其他神經系統所見,以及內分泌學檢查和放射學檢查等。垂體腺瘤可能并發那些疾病?
手術治療的并發癥
1鞍內并發癥
包括頸內動脈損傷占0.4%~1.4%,可引起假性動脈瘤、頸內動脈-海綿竇瘺,術后大血管痙攣、閉塞,及腦神經損傷占0.4%~1.9%,尤以展神經損傷為多見。
2鞍上操作所致并發癥
包括下丘腦、垂體柄、垂體損傷;視神經、視交叉及周圍血管的損傷導致視力減退或失明占0.4%~2.4%,后者也可由殘余腫瘤出血、腫脹、鞍內填塞物過多等原因引起。
鞍膈及蛛網膜損傷破裂發生腦脊液漏占1.5%~4.2%,甚高達9%~15%,可引起氣顱、腦膜炎占0%~2%;其他尚有蛛網膜下腔出血、雙額硬膜外血腫、癲癇等。
3經蝶入路及蝶竇內并發癥
可有鼻中隔穿孔3.3%~7.6%,上唇及牙齒麻木,鼻畸形,上頜骨、眶骨、篩骨等骨折,蝶竇炎1%~4%或膿腫,以及在蝶鞍前下壁兩側的蝶竇腔內損傷頸內動脈襻動脈表面覆蓋骨缺損,僅有黏膜者約占4%和在蝶竇腔的上側方有視神經孔的下中壁骨缺損者損傷視神經。
4內分泌癥狀
有10%~60%的患者可發生尿崩癥,大多為短暫性,持續性者占0.5%~15%。術后垂體功能不足的發生為1%~10%,多為大腺瘤,且術前已有垂體功能低下者。
放療后的并發癥
1放射性壞死
一般發生的高峰期在放療后1~3年,若放射劑量≤45Gy,其發生率僅0.4%。部位可涉及雙側額葉下內方、顳葉前內側鉤回、下丘腦及視交叉、第三腦室前壁等。
臨床表現為視力、視野癥狀加重,丘腦下部癥狀及頭痛、惡心等。常可誤為腫瘤復發。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給予大量維生素、能量合劑及替代性激素治療。
2新生物形成
最常見為膠質瘤、腦膜瘤、纖維肉瘤,其發生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9~16倍,常在數年甚至10年以后發生。
3垂體功能低下
經8~10年隨訪,其發生率在13%~30%,甚至更高,表現為性腺、甲狀腺和腎上腺軸的功能減退,需激素替代治療。
4其他并發癥
如腫瘤內出血或囊變、空蝶鞍綜合征、視神經損害等,均以視力再度減退為特征,亦可誤為腫瘤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