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是肛腸科的常見病,多見于小兒或是體質虛弱的人,而且脫肛會導致人們肛門出血、肛門潮濕等,所以人們要及時治療脫肛。那么,常見的脫肛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
1、保守治療
幼兒直腸脫垂多可自愈故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即隨著小兒的生長發育,骶骨彎曲度的形成直腸脫垂將逐漸消失。如糾正便秘,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應縮短,便后立即復位。如脫出時間長脫垂充血、水腫,應取俯臥位或側臥位立即手法復位。
2、注射療法
短期內再發、患病時間較長,使用上述方法仍不見效,可用注射療法方法,注射途徑可經肛門鏡在直視下將藥物注射到粘膜下層,使粘膜與肌層粘連;或經肛周皮膚在直腸指診下做直腸周圍注射,使直腸與周圍粘連固定。
3、手術治療
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人需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很多,大多經開腹將直腸懸吊固定而達到治療目的,優點是治療效果好,缺點是需開腹,創傷大。
4、微創治療
微創治療是采用腹腔鏡技術,在腹部作3個0.5到1cm的微小切口,置入腹腔鏡器械,將直腸懸吊固定術,達到與傳統開腹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其創傷小,病人恢復快,一般術后2到3天即可出院。但該項技術需要先進的腹腔鏡設備,目前僅在有條件的醫院開展。
脫肛患者可以在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基礎之上,配合中藥雙紅提肛方進行科學的調理,很多患者通過這又恢復了健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