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疾病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聽力的疾病,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那么聽神經瘤有哪些癥狀呢?臨床上是如何檢查診斷的呢?
聽神經瘤的癥狀表現
1、耳鳴 耳鳴是聽神經瘤的常見早期癥狀
耳鳴常常是持續的、高調的、單側的,通常耳鳴與聽力喪失共同出現耳鳴的發生機制是由于神經、血管受到侵犯。
2、面神經功能障礙
面神經功能障礙通常發生于疾病的晚期階段,并且小的聽神經瘤患者很少有這些癥狀。其發生率為2%,臨床表現為由于神經功能亢進引起的面部肌肉的抽搐 和神經功能減退引起的肌肉麻痹兩種形式。通常這兩種癥狀同時出現。
3、聽力減退或喪失
聽力減退或喪失是聽神經瘤病人最常見的檢查結果,研究表明在病人的發病過程中有比95%還多的患者會出現聽力喪失。最常見的是患側漸進性的、高頻感音神經性聽力喪失。另外,言語識別率下降患者的比率要高出純傳感性聽力下降的患者。
4、前庭功能失調
有超過50%的病人會出現以眩暈和平衡功能失調為表現的前庭功能失調。USCF的研究組發現在聽神經瘤很小的患者中普遍出現眩暈癥狀,而在聽神經瘤很大的患者中常常出現平衡功能失調。研究表明眩暈出現在聽神經瘤的早期階段,平衡功能失調出現在疾病的晚期階段。然而事實上僅有極少數病人有眩暈癥狀。因此目前眩暈和平衡失調的發病規律仍在進一步的探索中。
5、三叉神經功能異常
50%的聽神經瘤病人會出現三叉神經功能異常。最常見的三叉神經功能異常表現為角膜反射消失。然而對于患者來說,他們卻很少發現這一癥狀。通常最常見的三叉神經功能異常的主訴是面頰部、顴骨隆突處的感覺麻木或麻刺感。三叉神經癥狀與腫瘤大小密切相關:在聽神經瘤直徑小于1cm的患者中幾乎沒有三叉神經功能異常癥狀出現;相反,在腫瘤直徑大于3cm的患者有48%有三叉神經癥狀,特大腫瘤的患者還有可能出現咀嚼肌薄弱,甚至萎縮。
6、其它
另外隨著聽神經瘤的增大,其在顱內的占位性病變還可導致為顱內高壓、腦積水、腦干和小腦受壓的癥狀。顱內高壓表現為漸進的、持久的頭痛、惡心、嘔吐、感覺遲鈍。腦積水的后遺癥主要表現為患者前部和枕部的頭痛,這種頭痛往往在早晨最嚴重,且每個患者頭痛的部位,持續時間和疼痛的性質都各不相同。腦干受壓表現為患側上下肢的功能障礙,小腦受壓表現為運動失調、步態紊亂。
聽神經瘤并發癥
聽神經纖維瘤除了自身典型癥狀外,還有一些并發癥,最多的并發癥為腦脊液漏。腦干粘連部分的不適當分離可引起肢體癱瘓,小腦的過度牽拉和分離損傷可引起小腦功能障礙。
具體包括如下
1、小腦性共濟運動失調,動作不協調。
2、額枕部頭痛伴有病側枕骨大孔區的不適。
3、耳蝸及前庭癥狀表現為頭昏、眩暈、耳鳴、耳聾。
4、顱內壓增高癥狀,如視神經乳頭水腫,頭痛加劇,嘔吐,復視等。
5、鄰近顱神經受損癥狀,如病側面部疼痛,面部抽搐、面部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