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飲食的食譜宜多樣化,搭配平衡,養成合理的飲食習慣,吃飯要定時定量,進餐要清淡易消化,不宜過飽,少吃多餐,切忌暴飲暴食。下面的肝病專家為大家介紹一下肝病患者的冬季保健要點:
1、遠離火鍋和不熟食物
由于這些慢性肝炎、乙肝、肝硬化病人自身消化功能差,又多合并食道胃底靜脈曲張、門脈高壓性胃病或消化性潰瘍,而火鍋以其麻辣燙為特點,辛辣的刺激對胃黏膜有極大損傷作用。這些食品加熱時間短,一些特色小吃也常常半生半熟,肝病消化功能本身就差,不熟的食物更加重了肝臟負擔。此外,不熟的食物很容易導致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如造成合并嗜肝病毒感染,則極有可能導致在原來肝硬化基礎上發生重型肝炎,危及生命。
2、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食品
有些肝病患者容易在冬天感到困乏,食欲下降。高蛋白飲食應以牛奶、蛋類為主,牛奶營養素豐富,含優質蛋白質、人體易吸收的乳糖與乳脂、多種維生素、豐富的鈣與磷及多種微量元素。它可以不受人食欲的影響,直接促使消化液分泌,所以是肝炎患者的美食。
A.加熱后飲用,加熱溫度85℃,時間9O秒,這樣才能殺死牛奶中的病菌,保證營養素不被破壞;
B.不宜大口喝,而應小口飲用,這樣利于消化吸收。
3、保持情緒穩定,心情開朗
冬季人們戶外活動減少,許多慢性肝炎、乙肝、肝硬化病人反映,整天悶在家里動不動就發火,總也控制不好自己。
中醫講“怒則傷肝”,所以應保持良好的心情。首先,要學會靜養,祖國醫學認為肝為陰臟,主動喜靜。因肝藏血卻又賴以養,動則血行,靜則血止,古人有“人臥血歸于肝”之說。當機體劇烈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肝臟把其所貯存的血向機體外圍輸送,以供機體需要;當機體休息,全身不活動時,機體外圍血液需求量相對減少,部分血液歸藏于肝,以達到養肝和恢復肝功能的目的。其次,要制怒。怒會刺激機體發生應激反應,交感神經興奮,影響肝臟微循環障礙及肝臟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