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炎多發于兒童的常見內科疾病,看著寶寶小小年紀就開始遭受氣管炎癥狀的痛苦,家長們更是心痛。氣管炎的危害很大,治療不當的話,不僅會給患兒呼吸系統帶去很嚴重的傷害,還會引發許多意想不到的嚴重并發癥。除了及時接受正規的治療之外,適當的護理措施其實也是促進患兒康復的關鍵,卻常常被人們所忽視。
促進小兒氣管炎康復的護理方法
1、保持恒溫的環境:在患兒不在時開窗通風換氣。北方干燥的暖氣屋里,最好使用加濕器,保持空氣濕度。避免讓患兒接觸到廚房煙霧,大人也不要抽煙,煙霧會刺激患兒的支氣管,讓病情加重或者反復。
2、保暖很重要:寒冷的刺激會加重病情,所以媽咪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服,北方的患兒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出門時一定要戴口罩和圍巾,睡覺時也要注意保暖。
3、清淡而營養豐富的飲食:患兒生病期間,由于發熱和細菌毒素影響胃腸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加上咳嗽和嘔吐,患兒營養消耗較大,因此生病期間加強營養很重要。飲食以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的高蛋白半流食為主,如稀飯、煮透的面條、雞蛋羹,配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汁,少食多餐,會讓患兒恢復得快些。
4、定時給患兒喝水:這樣可補充發熱丟失的水分流失,還可以稀釋痰液,幫助排痰。1歲以內的患兒,喂奶后20分鐘后喂溫水,少量多次的喂,別喂太急,否則會引起吐奶。如果患兒不愛喝白水,可以喂糖水,但不能太甜,甜膩的東西容易生痰;1-3歲的患兒,可在飯后定時定量的喂水,也可加入蛋湯、果汁等。每天保證患兒喝奶(水)在1000-1200毫升左右。
5、充足休息時間:除了咳嗽外,患氣管炎的患兒身體不適的反應不明顯,但媽咪要盡量避免寶貝劇烈活動、興奮喊叫等,保證足夠的休息時間。多給患兒講講故事,讓患兒安靜地待在床上,保證呼吸順暢均勻,減輕支氣管的壓力。
6、多幫患兒翻身拍背:患兒咳嗽時,可用手掌輕拍患兒上背部。6個月-1歲半的患兒,除了拍背,還應幫助翻身,每2小時給患兒翻一次身,并讓患兒保持半躺的位置,利于痰液排出;2-3歲的患兒,可以用溫水浸濕干凈的毛巾,輕輕敷在患兒嘴邊,濕潤呼入的空氣,幫助排痰。
7、不要隨意服用退燒藥:氣管炎發熱不高,如果體溫在38.5℃以下,不要用退燒藥,可采取洗溫水澡、頭額部涼水敷的辦法。6個月-1歲半的寶貝,由于體溫調節中樞(體溫調節中樞【譯】:指下丘腦的某些對體溫變化起調節作用的神經結構。)功能不穩定,可能會有超過39℃的高燒,必要時服用小兒退燒藥,防止抽搐,但退燒藥引起大量出汗后,要讓患兒多喝水,防止痰黏不易咳出。
8、進行適當的按摩:媽媽可用拇指沿著肺經循行的路線,從肩部到患兒的拇指,輕輕按壓患兒手臂的外側,達到宣肺止咳安神的作用。力度要輕,按壓時間為患兒每兩次呼吸的間隔。
溫馨提示:氣管炎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癥狀。依據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心、肺疾患時,則可作出正確的氣管炎的診斷。如每年發病持續時間不足3個月,而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肺功能等亦可予以診斷。
【參考文獻:《呼吸科疑難問題解析》《呼吸科護理基本知識與技能42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