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發生,與高血糖密切相關,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有非常多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就是在對病理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患上該病的,所以,廣大讀者有必要對表現癥狀有一個科學的認知,了解它就能夠做到可防可控了。
腎性糖尿是指當血糖濃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腎糖閾時,由近端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減低所引起的糖尿的疾病臨床上分為原發性腎性糖尿和繼發性腎性糖尿原發性腎性葡萄糖尿。流行病學:本病較少見,中國只有少數報告發病率為0.2%~0.6%。
第一,原發性腎性葡萄糖尿是遺傳因素引起的近端腎小管對葡萄糖重吸收障礙,臨床上有兩種疾病:小腸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綜合征及良性家族性腎性糖尿。小腸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綜合征是空腸及腎小管上皮細胞對半乳糖及葡萄糖轉運的先天性缺陷,主要表現為腸道吸收障礙,初生兒水樣腹瀉,脫水與營養不良,大便中可檢出大量半乳糖,改喂果糖可以治愈。腎臟病變較輕,且只見于同型合子。
良性家族性腎性糖尿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可分為兩個類型:A型為腎糖閾和MTG 均下降,可有范科尼綜合征;B型僅有腎糖閾下降。糖尿的程度因人而異,最嚴重者腎小管幾乎不吸收葡萄糖。
原發性腎性葡萄糖尿者除有家族史外,通常缺乏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煩渴、多尿、膿尿等癥狀,大多通過常規尿液分析發現。初生發病,一般無癥狀,也不影響發育,預后良好。可能是由于代償性食欲亢進,補充了尿糖丟失。少數兒童病例亦因尿糖過多而發生低血糖癥狀,但一般不轉變為代謝性糖尿病。少數病例可有多飲、多尿、多食等三多癥狀。經常持續糖尿,尿糖量一般<30g/24h,而空腹血糖正常,葡萄糖耐量試驗也正常。尿糖丟失嚴重者可出現酮血癥,尿酮陽性,易誤診為糖尿病。但需指出,腎性糖尿可以是糖尿病的前奏,在腎性糖尿基礎上發展成真正糖尿病。
第二,繼發性腎性葡萄糖尿與發性腎性糖尿比較起來較為常見,可繼發于慢性間質性腎炎、多發性骨髓瘤等器質性腎損害。大多數破傷風患者有一過性腎性糖尿。妊娠婦女發生腎性糖尿是另一個臨床常見現象。妊娠晚期及分娩期婦女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乳糖尿,這屬于生理現象與腎性葡萄糖尿有質的區別。然而,有些繼發性腎性糖尿常伴有其他腎小管功能障礙并有原發病的典型臨床表現。
溫馨提示:無論你是否被該病所困擾,也請你記住本文的要點,為自己或者是身邊的親人提前做好防護措施。畢竟,我們認為,多認識一點關于疾病的知識,對于保護自身健康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參考文獻:《中醫調養糖尿病》《糖尿病腎病患者必讀》】